关灯
护眼
字体:

秉烛游(153)

作者:徐吟行 阅读记录

冯芷凌答应下来。

目送嵇燃回了房,她才转身回去换衣服。

她今日得先回冯府一趟。

本想问嵇燃是否同去,但他毕竟整夜夜未歇,冯芷凌又不肯叫上他了。

她不过临时要去冯府找父亲核对地契那些事务,并非正经携夫君回门,还是别折腾谨炎哥哥了罢。

吩咐紫苑去库房备了些礼,冯芷凌便径直带着她和护卫一同出门去了。

说起来,待嵇燃态度坦荡直白些,她反而好过许多。

昨夜怔那一会,她反是想明白了一件事。

不论姻缘如何结果,她必定是希望她与嵇燃两个人,此生都能美满顺遂的。

在谟城外放灯的那夜,她对着天灯许下三个心愿,第一个愿望便是……

愿长明不晦,护佑身边人能性命无虞,平安顺遂。

这是她执意同嵇燃成婚的初心。

只是此前,若人事已尽,依旧无法挽回他的宿命,冯芷凌或也能看开。

毕竟她与嵇燃不过陌路,仅凭梦境所见的少年恩情,实不足以叫她牵挂至今。

可如今,再假设他宿命难改,将要横死宫中……冯芷凌只觉心痛难当。

嵇将军的宿命,她能轻易接受。谨炎哥哥的宿命,她却做不到随手就放下。

往冯府去的路上,冯芷凌一路都在思忖着这问题。

要是放不下,那她将其握在手里,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事关一生,冯芷凌只能谨慎些考虑。自己心意未理清时,她不会轻举妄动。

但若嵇燃有动作,她也不必只想着回避婉拒。

哪怕做不成夫妻,成家人一般照顾也并非不可。何况,谨炎哥哥是孤儿出身,她自己又除了姨母,没有旁的亲眷真心往来。要说起来,他们两人倒也有些同命相怜。

冯芷凌微微叹气。

自己再难,好歹有个冯府能当最后立足之处。只是不到万不得已地步,自己是决计不会想回去常住。

实在不行,还能去宫中投奔姨母,给她当一辈子小女官都成。

但谨炎哥哥,是真的自幼便无家可归。

想起浔阳城外,少年时的谨炎哥哥曾与母亲沿途交谈,提及幼年丧亲辗转经历,却习以为常、轻描淡写的模样,冯芷凌竟也觉得心酸起来。

她用力闭一下眼,将胸口闷胀之感压住。

怜惜与相爱并非一回事。她虽决定坦然面对嵇燃心意,但这要紧的区别却不能混淆了。

将来究竟如何,她还需要些时间来决定。

冯芷凌正思绪满怅时,马车悠然停在了久违的冯府大门外。

第79章 送账:得家铺非得再撕一回不可……

大小姐自从被贵妃召入宫中陪伴,便好久没回来过。

今日回得突然,冯府下人还以为是与郎君回门来。一见紫苑扶冯芷凌下车,便忙不迭使人给冯崧传信去。

冯芷凌一回府,先径直去书房见冯父。

冯崧提前几步得了信,端坐在书房候着。没想到上门的,仍是只有自己女儿一个。

不由皱了眉,不乐道:“他今日,也有公务?”

冯芷凌道:“是。女儿见父亲昨儿差人送了商契,因此才贸然家来同您商量,夫君他还不知此事。”

“那些有什么可商量的?”

既然女婿不上门,冯崧兴致便失了一半,不以为然,“横竖都是家里开了十来年的铺子,做的营生、聘的伙计你都知晓。既回京待来,就上手去管。”

那几间商铺本就是大女儿的嫁妆,更是发妻在世时曾管理多年的生意,他本就一直打算给大女儿的。

冯芷凌却说:“当中有两间布行,女儿想同父亲商议,好合起来换一间旁的。”

“那两间铺子看着不起眼,盈利却稳当。每逢夏冬交际,还能大涨一笔营收,管理起来又省心。”冯崧问,“我还特地挑这两间给你,为何不要?”

所有店铺的账契都已送去嵇府,只要女儿过目了,就一定不会选择放弃布行才是。

“布料营收是稳当,但女儿更想要城门近处那茶馆。”冯芷凌将布店的契纸放在冯崧案前,“布行的生意,就交还父亲收回罢。”

“那茶馆,已亏空两月。”冯崧摇头。

茶馆是冯芷凌出嫁后家里新开的一处生意。冯崧本意,是盘下那间铺子借来往人流好赚一笔,不料那儿客栈酒楼遍地。冯家茶馆价开高了,无人问津;价卖低了,利润所剩无几。

新铺面还没赚钱,冯崧也不肯再投人手进去,于是生意愈发萧条起来。

正想着,若三月还无起色,便将这处再盘出去。没想到回府来的大女儿,却开口要它。

“你想要便给你罢,回头叫管家收了账一并送去你处。”冯崧将布行的店契往前一推,“给你了便也拿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