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秉烛游(277)

作者:徐吟行 阅读记录

言下之意便是要回宫去。

冯芷凌有意挽留。她很舍不得琪贵妃,更不要说鲜少有机会能在宫外与琪贵妃相处。可近来不大安平,姨母在宫里待着反而更好。

梦中李成哲杀入宫廷之事并未波及深宫,旁人不提,琪贵妃乃是十几年后因病去世。那么这一回,想必后宫也仍然安全罢?

思及此,方想起宁煦所说“贵妃病危”之事。冯芷凌又忙拖着琪贵妃叮嘱:“姨母回宫之后,闲时多叫太医上重华去,把脉诊审,四季不可缺。”

这话头转得琪贵妃有些莫名,好笑不已:“好端端地说这些作甚?倒是你需好生补养。”

冯芷凌板着脸:“反正您得听我的!”

琪贵妃屈服:“好,姨母回去便叫金姑姑惦着这事儿,可能放心了?”

两人一面说话,一面欲别离时,忽闻房外杀声震天。

冯芷凌疾起身,正欲推门去望,外头有个浑身浴血的禁卫踉跄跌了进来:“夫人……请快同娘娘一起离开嵇府!”

府卫伤得不轻,口中溢血,却还忍着疼痛断续交代:“城里忽然出现许多兵卒,却并非将军所率队列……如今上京处处遭了封锁,府

中人手有限,恐怕并不安全。”

庭院外传来的金石之音更烈。屋内的冯芷凌已隐约望见远处混乱,当机立断将受伤的府卫拖扶起来,把房门掩住。

“可有将军踪迹?”她快语问道。

“将军自前日外出寻夫人,便再没有消息传回来。”府卫失血过多,面色已然苍白虚弱,“请夫人安心,内院诸精锐已集结待命,我等即便豁出性命,也会平安护送娘娘与夫人离开。”

冯芷凌沉声道:“外头情况如何,可有人知晓?若不清楚时局,只怕闯将出去也是涉险。”

“此时,唯重华宫最安宁。”琪贵妃娉婷行来,垂首轻轻叹息,“上京城内情况且不明朗,外头或许还不如将军府内安稳。若非要寻一个适宜去处,便只有皇宫内。”

冯芷凌原本也有此猜测,却没想到琪贵妃亦信誓旦旦如此说法,心中有些疑惑。

自己仅凭梦中些许线索揣测,才知后宫未遭覆没。可为何姨母会说重华宫最为安宁呢?

琪贵妃不知她所惑,道:“事到如今,若若需随我进宫才行。”宫外不安全,她放心不下。

冯芷凌想要拒绝。

不知嵇燃人在何处,若她进宫,更难与他接应。

似是看出外甥女的忧虑,琪贵妃紧接着劝说:“若他在京,头一件事便是回宫护驾。你随姨母回宫,才更有可能遇见你家郎君。”

这般说来亦有道理,琪贵妃好劝歹劝,硬是哄着冯芷凌一道走了。

临走前,冯芷凌快步奔回寝间,将放在枕边多日的短剑藏进怀里。

她只会用弓,不擅使剑。拿在手里……图个心安罢!

*

山郊空崖处冷风凛烈,一道格外高大的身影正在悬崖边良久伫立。

外出探查的下属轻悄从十几丈外跃身而来,在其人身后单膝跪地:“大人,仍是毫无进展。”

那人沉默着微微点头,一身劲装的下属便无声无息地退下。

线索断了……他本不该在这儿浪费时间。无奈上头有令,他必须得在这里。

到底是谁,无缘无故地掳走将军夫人?他出城寻她已有两日且余,已听闻上京城门封锁的消息,却不知城内究竟是何光景。

如今再领兵回城,恐怕城门未必肯为他而开……所幸主人临走前留下一锦囊,吩咐他据此行事。

或许里面会有巧登城门的妙法。

第139章 意动:泄杀机夫人帮我一个忙

将军府门已被拦堵,前院乱作一团。趁外头起事之人还未来得及将整座宅邸围困,几名府卫先带贵妃等人从后院小门悄然潜出。

“前面有弟兄尽力拖延,争取时间。”方才受伤报信的府卫也勉强跟随上来,“请娘娘与夫人快些往宫中去,他们或许支撑不了太久。”

“来人与先前那波人打扮、武功都相似,我等正疑心他们是冲府中女眷而来。”府卫向两位女主子抱拳行礼,“小的需留此接应,便不再护送两位了。”

冯芷凌道:“你受伤颇重,不如与我们一道撤走。”

府卫道:“小人乃将军亲卫,受令守将军宅邸不可妄动。且如今情状,同贵人们一道去了也是累赘。”

他手中还握着长刀,面孔沾染赤红,苍白却眼神坚定:“请路上小心。”

事发突然,阿金阿木只来得及牵一辆小巧马车,车中勉强可以挤进冯芷凌与琪贵妃、紫苑三人。临走前冯芷凌交待:“你们呆在家中留神自己安危,若见将军归来,便将玉牌予他,说是我亲口要求他莫孤身入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