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209)
同行同吃同住了一年多,宣文晟和苏家人已经混得很熟了,相比一般的亲家,他们的关系要更亲密些。
两方很快达成共识,他们想要在淮招县中的人抵达盛京城前,扫清所有障碍。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才会更好地迎接淮招县中人的回来。
此时正是傍晚,他们抵达一处酒楼歇息。
下楼用膳时,听得说书先生在讲述宣槿妤苏琯璋和岚姐儿的故事,俱都哑然。
如此混淆了苏老夫人、许玉娘和侍卫们前去山中接人的时间线,倒是挺不错的,但这传言也过于失真了些。
又是天上仙神下凡,而后回归天庭,再重新下凡的,他们当神仙下凡是胡闹呢?
“伯祖父、宣三叔,”慕哥儿听得苏声和宣文晟的吐槽,疑惑地问道:“你们知道天上的事吗?”
不然怎么知道他们是在胡说呢?
宣文晟呛了一口水,苏声看了一眼年幼天真的侄孙,忍不住笑,“嗯,慕哥儿问得好,伯祖父和宣三叔不知道天上的事。”
宣文晟已经停止咳嗽,闻言面色颇有几分古怪。
但瞧着小孩子一脸的纯稚,他便没有说什么。
倒是启哥儿,翌日在马车上,和堂弟说起了这件事。
“傻慕哥儿,伯祖父和宣三叔是不知道天上的事,但他们知道小叔叔小婶婶和小妹妹他们的消息啊!”
有白隼在,他们时常通信,彼此之间的近况都清楚。分明都是一样的凡人,哪里会是什么仙神回天庭再下凡呢?
慕哥儿想起每月准时寄来的小妹妹的画像,恍然大悟。
“慕哥儿四岁了,是该启蒙了。”苏琯武揽着妻子丁茜茜的腰,笑得蔫坏。
他这个儿子受到他五哥桓哥儿日日灌输“读书最不好玩儿”思想的影响,最是讨厌读书。
去岁在刑部死牢里他还乖乖听伯父苏声的教导,学一学三字经;但后来一路流放,慕哥儿年纪小小,却要走上一整日,虽然中途有休息,但到底疲累。
故而苏声、苏二婶和丁茜茜都没有再提读书的事。
苏琯武和两位兄长追上一行人之后,听得丁茜茜的话,想着儿子遭了罪,便将开蒙的事延后。
后边慕哥儿都跟着哥哥姐姐们开始习武了,却仍旧排斥读书,长辈们也由着他。毕竟孩子太小,不急于一时。
只是,昨晚慕哥儿的反应太过天真,才让他们意识到,是时候该为他开蒙了。
苏家的子孙,八岁就该上战场体验战争的残酷,四岁的孩子,不该还如此蒙昧。
丁茜茜颔首,仿若没有看出丈夫想看儿子好戏的坏心思。
她看了一眼一无所知、被兄姐们逗得哈哈笑的儿子,道了句:“读书明理,是该好生教导了。”
只是,她抬眼,补充道:“就劳烦夫君你为他启蒙了。”看儿子好戏可以,那便由你来哄人罢!将人折腾哭了,也该自己受着。
丁茜茜慢条斯理地拂开了苏琯武放在她腰间的手。
一家子在淮招县休整了三日,行李皆已收拾妥当,就等苏琯璋下令回京。
暗卫们、侍卫们经过这一年多的另类训练,在生活琐事上也手脚麻利许多,加上宣文晟留下的商队中人的协助,很快将行路途中的一众琐事打理得妥妥贴贴。
体贴周到得,堪比自幼跟在宣槿妤身边的四个贴身丫鬟。
苏十二和苏十三来禀告时,宣槿妤脸上的惊讶就没下去过。
二人走后,她坐在苏琯璋腿上,戳着他的胸膛,“你的暗卫们竟还会这些生活杂事?”
以前苏十三跟在她身后的时候,也没见她有这样的本事。
苏琯璋握住她不安分的手指,亲了亲,“也是你的暗卫们。”他说。
“以前会一点,毕竟是要出任务的人。”他解释道。
出门在外,总有住不上店、吃不上饭的时候,不会点生活技能,还没等完成任务呢,可不就得狼狈不堪,或者饿死自己了?
“现在这样周到妥帖,想来是我们被困在崖底的十个月里,他们和三哥商队的人学的。”
“槿妤若是还有疑问,明日将他们唤来一问便知。”
苏琯璋不说这句话还好,宣槿妤总归很少质疑他的话。他这般一说,宣槿妤便将信将疑起来,怀疑这蔫坏的男人在糊弄自己。
于是翌日,宣槿妤找到了苏十三,一问,得到她的赧然回应,才知苏琯璋猜测得果真不错。
“少夫人,总归我们无事可做,闲着也是闲着。”苏十三难为情地挠了挠头。
毕竟男主子、女主子都出不了山,他们又常一个、两个月都接不到一个任务,可不就闲下来了?
守护宅子可还轮不到他们这批人,都被苏声、苏琯煜三兄弟身边的暗卫们抢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