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216)

作者:木子谣 阅读记录

岚姐儿还不会说“好”,只会说“不”。见娘亲温柔地和自己说话,小手便从她爹爹脖子上拿了下来,拍了拍,“啊不,不。”

说着说着把她自己给说乐了,“噗”的一声喷了一口口水。

幸好宣槿妤偏头偏得快,否则真要被她糊了一脸口水不可。

岚姐儿“啊,噗”“娘,娘”地胡乱叫着,小手还打着拍子,就要往宣槿妤怀里扑。

宣槿妤默默地往苏琯璋身后躲了躲。

便是她自己生的女儿,也还是不乐意被喷一身口水的,要喷就喷她父亲去。

苏琯璋好笑地看着母女俩互动,眼疾手快地掀起岚姐儿的口水巾,挡住了她的口水攻势。

“好了,乖乖岚姐儿,不玩儿了,我们下楼。”他温声道。

“乖乖岚姐儿”这个词组对岚姐儿有着莫名的魔力,她真的安分了下来,仰着小脸让爹爹给她擦小脸、擦小嘴。

下楼要经过隔壁房间。

一家三口走过时,隔壁房门关着,里头像是无人一般,十分安静。

苏琯璋对守在门口的苏十三点了点头,苏十三会意,在男女大小主子都下了楼之后,敲开了隔壁的房门。

翌日,马车行驶前,苏十三无奈地提着一坛酒走了过来,“主子,这是昨日隔壁房间托掌柜的送来的谢礼,属下说不要,但掌柜的说他也做不了主。”

昨夜隔壁房间一夜安静,苏十三说她敲开门说了“谨言慎行”“放心,他们不会将听到的话外传”之后,那些人连夜便离开了酒楼。

没曾想,他们走前竟还留了谢礼。

苏琯璋瞥了一眼那坛子酒,“你收着便是。”便登上了马车,抱住了朝他扑过来的岚姐儿。

“什么谢礼?”宣槿妤松开撑在女儿腋下的手,好奇地问。

方才岚姐儿闹她,她没能将事情全貌听完。

苏琯璋轻轻地掂了掂岚姐儿,逗得她咯咯笑个不停,闻言回答:“昨日隔壁房间的人喝醉了胡说,我让苏十三给他们提个醒。他们离开前,托酒楼掌柜的给我们留了一坛酒,作为谢礼。”

宣槿妤哑然,“一坛酒。”

这些人昨日便是因酒犯了口忌,胆子又小,知道被人听见了便匆匆跑了,竟还惦记着送酒作为谢礼。

她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苏琯璋轻笑,“不止胆子小,还容易轻信旁人。”

苏十三说不会说出去,这些人竟就真的信了,傻乎乎的,难怪敢聚众喝酒畅所欲言。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家养出来的天真公子哥儿。

第100章

马车速度还是慢了一些,八月中旬到了冲水县,一行人便下了马车,换了水路。

他们早前便已经和快马加鞭南下过来接应他们的苏家暗卫汇合,一行百余人浩浩荡荡的,沿途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

见他们登船,百姓们皆“窃窃私语”。

“看,那对小夫妻应当就是重回天庭后又下凡的神仙,那仙子手中的孩子,便是他们的小仙童。”

“在哪里在哪里?快指给我看呀!船要开了。”

“就在船头,一眼就能看到了。哎呀呀,不是这边,喏,就那儿,不是很明显?你眼瞎哦?”

……

宣槿妤抱稳岚姐儿,小声对苏琯璋说道:“他们是不是以为我们都听不见啊?”

百姓们过于热情,她颇有几分尴尬。

从宣文晟信中知道外面传言是一回事,亲耳听见又是另一回事了,她顿时便明白了三哥哥信中所说“心情复杂”是个什么滋味了。

先前他们一路北上,并没怎么听到百姓们谈论他们一家三口的事,多是在谈论新帝弑父杀君的罪行。

但因着后面从京中传出了禁令,禁止私议帝王,违者按“大不敬”之罪论处——此乃重罪。

“大不敬”的罪名在前朝是很严重的,轻则抄家流放、重则诛九族,堪比谋逆之罪。

但这条罪名早就被开国太祖皇帝废除,如今竟又被提出来了,百姓们心里嘀咕归嘀咕,但到底不敢再像之前那样放肆言谈了。

没看县衙里的衙差,闲得日日到街上闲晃,尤其盯着各大酒楼茶肆不放,就只等着抓人呢?

就连最是意气扬扬的书生们,也被震住了。

他们死不要紧,“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1?但若是连累全族,那便是堕入十八层地狱都无法洗清的罪孽。

知县也担心辖下百姓们犯了轴性,没了性命不说,还要连累他这个当官的。

这不,想起前些日子传得热热闹闹的、关于苏家小公子一家三口的事,便让衙差给盯梢的酒楼食肆茶楼都递了话,说书先生便继续说起书来。

他们一行人昨夜在酒楼下榻时天色已晚,没多少人认出他们来,宣槿妤还庆幸了一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