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38)

作者:木子谣 阅读记录

……

是山下那群人到了。

解释的话被打断,苏琯璋无奈地站直了身子。

衣着不菲气度不凡的一群人很快转过弯,出现在二人面前。

“舅舅、舅母、表兄、常大人,李夫人……”苏琯璋和宣槿妤一一唤过去。

一行人各自见过礼,很快又朝亭子走去。

许玉娘、许萱娘、常湄言和孩子们早就站起来,快步迎了出来。

苏老夫人的娘家早已没落,四嫂嫂丁茜茜的哥哥滇西将军常年镇守边境,家人并不在盛京城。

现下来的,是苏国公夫人许玉娘、大嫂嫂许萱娘和三嫂嫂常湄言娘家的人。

过去半个月,苏家人还在牢中时,他们也到刑部去打点过,还去探望过几回。如今人要出发,便也带着收拾好的行李细软过来送行。

大大小小的马车将山下的路都堵住了。

……

一行人话别便用了近两个时辰,中途还吃了几家各自带来的膳食甜点。十里亭里热闹得不行,时不时飘出笑声或哭声。

三十多名官兵默默地守在四周,并不来打扰。

直到未时过半,他们终于等不及,派人来催,“再不出发,夜里就赶不上最近的驿站了。”

十里亭里便是一静,女眷们皆抹起了泪。

此行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

浩浩荡荡的近百人走下了十里亭,下了山,转到官道上。

终于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候。

“娘,爹爹,大哥哥,我们走了。”宣槿妤忍着泪,对爹娘兄长深深一拜。

林清婉“诶”了一声,泪如雨下。

千里送行终须一别,各自珍重。

各家人静静地站在官道上,要最后目送苏家人上路。

正要启程时,忽有迅疾的马蹄声传来。听动静,来的人还不少。

人群急忙避让开到两侧,纷纷转身去看。

“席统领。”苏声认出了领头的禁军统领袭放,这是个老熟人了。

第19章

“吁~”

跑在前头的骏马在人群几步开外停了下来,袭放翻身下马,他身后的五十余名禁军也随即下马。

苏琯璋微微侧身,为身旁的宣槿妤挡住了飘过来的些许尘土。

“此行路途遥远,陛下担心诸位,特意遣了五十禁军护送你们到广虚府。”袭放说了来意。

除了袭放和禁军们,所有人面色都是一变,

苏家老的老、小的小,加起来一共才十六人,原先兵部派来名为押送实为护送的官兵就有三十五人,如今竟又要加五十名禁军?

袭放说的是“护送”,可孩子们听不懂,他们还听不懂吗?这才是真正的押送。

陛下担心?

皇帝他是担心苏家人逃了还是担心什么?

苏琯璋牵紧了宣槿妤的手。

想来新帝是知道自己写的圣旨有问题了,不敢再追加圣旨,担心天下人继续看笑话,便明着派人“护送”,以表示皇恩浩荡,好弥补他先前的疏漏么?

袭放只是来传话的,将话带到,便很快离开。

禁军带队的是一名千户,名为王虎;先前兵部带队的是一名副尉,名为陈阳。

二人当着众人的面进行交接。

“王千户,陛下怎的突然便改了原先的安排?”陈阳问,与王虎一同核对花名册,“我记得到了余安府,才会加派人手的。”

“到了余安府,会有当地官兵加入押送……哦不,护送队列。”相貌憨厚的王虎点头确认。

他十分为难地说道:“原本的安排是这样的。但刑部梁尚书进宫一趟,陛下便改了主意,派了我们禁军过来。”

新帝摆明了就是不相信苏家人,这态度,想是对兵部尚书岳丰也起了芥蒂。可岳丰本是照章办事,他皇帝下错圣旨,牵连臣子又算什么?

陈阳便是兵部中人,闻言看着王虎的眼神都变了。

王虎苦笑,假作不察。

二人的谈话落入众人耳中,一时之间也都各有心思。

在场不是在朝为官者,便是官家家眷,谁还能不懂其中的机锋与深意?

许家、常家的女眷上前几步,与许玉娘、许萱娘和常湄言拥抱过后,悄悄又摘下身上值钱的手镯、佩玉等首饰,借着衣袖的掩映,递了过去。此前她们带来的银票已经全数给了,此为应不时之需。

一旁的林清婉心疼地握住宣槿妤未被苏琯璋牵住的另一只手,不过并未摘下首饰——次子宣文晟三日前已托入京的商队带信,他会在余安府和女儿等人会合。

她只是想到了,女儿这一路,怕是真的要徒步远行过去。一想到女儿将要受的苦,叫她心里如何好受?她做了半个月的心理预设,也还是免不了担忧与心疼。

“还有,”王虎表情越发为难,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上边说,马上就要进行军演,这些马需要送回京中参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