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丈夫去世五年,守寡怀了皇帝的崽(236)+番外

作者:咸鱼头子 阅读记录

从北疆到南戍,从东海到西岭,景宣帝向阿绥介绍大齐江山舆图,直到说得口干舌燥。

他以为听久了阿绥会难免枯燥乏味,兴致缺缺,却不想一低头便撞进他亮晶晶的眼眸。

神采奕奕的表情仿佛在说:怎么不继续讲了?

一股难言的成就感涌入心间,景宣帝内心得到莫大的满足。

他勾了勾唇,轻哼一声:“都听懂了?”

阿绥点头:“听懂了。”

“听懂了就去玩。”景宣帝把他提溜到地上。

阿绥不走,“您不讲了吗?”

景宣帝淡淡道:“差不多了,剩余的下次再讲,怕讲多了你记不住。”

儿子这般好学,让他这当父亲颇有压力。

阿绥点点头,起身准备去如厕。

一出大殿,走下台阶,他对上一双双狂热的眼睛。

不死心想见景宣帝,又没胆子进去的几位大臣站在寒风中,稍有风吹草动便投以注视。

阿绥一出现,瞬间成了他们的凝视的对象。

“是小殿下!他出来了!”

“他脸上的伤就是被平南王的熊孩子伤的吧?”

“嘘!嘘!噤声!小殿下朝我们过来了!”

迎着一众好奇灼热的目光,阿绥从他们中间穿过,接着被叫住:

“小殿下请留步,臣一事想问。”

第172章 除夕前夕

阿绥驻足,抬头看向面前身着绯红官服朝自己作揖的大臣,他叉手回礼:“这位大人请讲。”

大臣:“听闻小殿下在末考中揽获一众甲等,此事可为真?”

阿绥点头,不卑不亢道:“自然是真的,大人若是不信,可寻馆里的程学士求证。”

他以为这个人是来找茬的。

大臣微微含笑:“臣自然是信的,殿下品学兼优,大家有目共睹。”

“臣姓张,单名一个廉字,不知殿下可有意拜臣为师?”

“???”

不止阿绥惊讶,其他迟迟未离开的大臣亦惊呆了。

不是,好你个张廉,方才不是你最先叫嚣着要考验一番这位小殿下资质如何吗?

怎么转眼就要让小殿下拜你为师?没想到你竟是这种人!

面对同僚们的怒视,张廉视而不见,盈盈期盼地望向阿绥。

天资聪慧、过目不忘的小殿下,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呐!

张廉眼神越发火热,恨不得对着阿绥按头当场同意。

可惜,很快他被拒绝了。

阿绥一本正经摇头:“抱歉这位大人,我已经有老师了,他是徐大学士,感谢您的抬爱。”

他心里为差点误会这位大人而感到抱歉。

四岁的小殿下,比自家孙子还要小,学着大人的彬彬有礼,张廉不由心软:“这不要紧,小殿下身份尊贵,可以有多位老师,再加臣一个也无妨的。”

“殿下若是为难,臣可以自去向圣上请命!”

阿绥头一回应对这样的情况,他张了张口思考如何回答时,另一个大臣果断出手推开张廉。

“行了,差不多得了,该我了。”

他扶好官帽,清清嗓子道:“臣高济,不知小殿下可知,大齐疆域为几、州县、人口等情况?”

阿绥耐着性子回答:“大齐有十三州,三十六郡,二百八十七县,有疆域.......”

因急着如厕阿绥语速略快,却从未说错,包括如今大齐大致的人口数量、与外族关系、南北地形地质情况,以及良田水利数量.......

口齿清晰,对答如流,甚至隐隐带着泰然自若的镇定气质,提问的大臣频频点头,很是满意。

要知道,在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回答到这种详细程度的寥寥无几。

另外几个见状不甘落后,纷纷向阿绥发出了提问,最后都捋着胡子点头,露出满意神色。

聪明的孩子,谁不喜欢?

阿绥一边面无表情地回答,一边记下这几人的面孔。

父皇说得对,这些大臣真的好啰嗦。

他真的尿急。

在思考该如何脱身之际,江福盛出现。

看到阿绥,他着着急忙慌地踩着台阶下来,“哎哟小殿下您怎么还在这?”

不等阿绥回答,他已经将矛头对准了张廉高济等人:“俗话说人有三急,小殿下急着如厕,还请各位大人高抬贵手啊!”

几人哪知道阿绥是要去如厕,顿时感到不好意思。

有江福盛解围,阿绥行礼告退。

望着他小小却稳重的背影,几位大臣很是欣慰。

小殿下脾性可真好啊,谦逊恭顺,学识渊博,若是太子殿下,怕是早就甩脸子走了,说不定还要小小报复他们一番。

几人相视一眼。

或许大齐,有救了!

........

下午阿绥回到栖云宫,准备和云挽分享上午的经历,踏进门槛发现殿内好多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