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归千里(5)
围观的姑娘也觉腹空得慌,纷纷走来品尝:“被你们说的我都馋了……”
未过多久,琴堂就被糕点之香充斥。
可这习课的雅堂怎能被食香所染,终究是坏了府邸的规矩,嬷嬷闻着香气怒目而来,立于堂上愤然高喝。
“肃静!”
要被这些初入学府的姑娘气昏了头,嬷嬷欲言又止,指着堂下众人,半晌怒斥道:“何人允许你们在夜习时喧哗?还偷带吃食入堂!”
“先生若知晓了,定罚你们几日抄写书册,抄写不完,不得进琴堂!”
嬷嬷再望一张张书案,放置其上的桂花糕已被姑娘们拿到桌下。
可此事绝不能就此姑息,嬷嬷拂袖又喝,欲将罪魁祸首揪出:“是谁带的糕点,自己站出来!”
孟盈儿顿感目光拢来,似是再逃不过此劫。此番惹了事端,丫头不惧旁的惩处,唯恐遭了先生弃嫌,日后不作待见。
“嬷嬷……我知错了,此事可否不告诉先生……”垂落的双手攥紧了裳角,丫头直低着脑袋,支吾其词地恳求着,“我当真不敢再犯……”
听丫头的言辞不为所动,嬷嬷冷然伫立,语声端肃,容不下任何商量:“这由不得你说了算,不守规矩,就当受罚!”
话语一落,堂外稳步走进一位小厮,行至嬷嬷身旁,像是专程替曲先生传话而来。
小厮恭然停步,面无神色地传报着,说得一字不差:“先生说了,初犯可不咎,如再发现,惩处只重不轻。”
一语道尽,小厮未作停留,极其端然地离了去,唯剩殿内女子面面相觑,大气丝毫也不敢出。
姑娘们心觉这曲先生愈发高深莫测,知琴堂闹腾,却偏是不露面,只唤了个小厮来。
此事已惊动了先生,随步先生左右的小厮已将话带到,嬷嬷虽恼怒,也只得收手作罢,听先生之语饶这丫头一回。
“先生既然发话了,这回不罚你,算你走运。”
嬷嬷平息下怒意,良晌抬袖,让孟盈儿坐下,又命两旁的女婢将府规之册分发。
瞧堂下的闺秀仔细翻读起府规,嬷嬷正容相望,再三告诫:“在这司乐府,不论高低贵贱,先生一视同仁。可若逾了矩,或是琴技不见长进,就别怪先生严苛,将你们赶出了府!”
“都听清楚了吗?”眸光扫过各个女子的面颜,愠怒趋于平缓,嬷嬷肃然再问。
案前姑娘有的心不在焉,有的目不转睛地翻着府规,终是齐声答道。
“学生听清楚了。”
随后正堂内再未有人多言一字,纵使嬷嬷已退离半个时辰,也无人再吵嚷,来学琴的各家姑娘皆安分下来。
第3章 偏堂(1)
当日夜习告终已近亥时,亭台边的夜雾被凉风吹散些许,孟盈儿长叹下闷于心上的一口气,回首瞧望那庄严肃穆的琴堂,有惊无险地拍了拍胸脯。
“方才好险……”丫头未料想先生竟轻易宽恕,眉眼若新月弯起,原本的倾慕之情更深了,“才来了半日,若真被训斥了,我可要丢尽了脸……”
似念及了何事,孟盈儿小心翼翼地再拿出用油纸包好的糕点,轻递女子手上:“不过我娘做的桂花糕是真的味美,我给你留了一块,你可回房去品尝。”
楚轻罗目光微落,凝望被放于掌中的糕饼,尤感不自在。
来这司乐府本就不为学琴,更不为得曲先生抬爱,她不喜与他人有上瓜葛,只一心欲让深仇大恨有一了结。
至于所谓的情同姐妹,推心置腹,她不以为意,也无心去讨好。
淡漠地递回糕点,她似对旁物视若无睹,淡声回道:“不必,你自己留着。那琴道很是难懂,我还得多花上些时辰翻阅。”
“看来轻罗你是真心喜爱学琴……”孟盈儿忽作感叹,似乎真碰上了勤学之人,自愧不如地将头埋得更低,面容不自知地泛起潮红。
“不像我,只为见先生而来……”
也不知那位曲先生是何处让这些深闺姑娘芳心暗许,她微蹙秀眉,暗自沉思,随之说着勤学的意图:“适才嬷嬷可是说了,琴技没有长进,先生是会不留人的。”
“说的也是……”丫头赞同地颔首,却始终未拿回桂花糕,冲其轻眨了眼,便头也不回地奔向远处阁楼。
“糕点还热乎着,我先回房了,总不能被你们比下去!”
后山上的偶遇之景仍浮于思绪里,这位名震四方的宫廷大司乐比她所想还要年少,望其模样,与她相较似虚长不了几岁。
年纪轻轻竟能有这等名望,曲先生定是有过人之处……
世人大多只听过曲先生的名讳,觉他德高望重,两袖清风,多少应是有些年长,连她也不外乎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