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星沉(180)+番外
许季松刻满岁月的眼底露出了一丝怀念,他本以为孝文太子去后便再难遇明主了,没想到老天待他不薄待大惠朝不薄啊!
第89章 影戏这是长公主给我们许家的承诺……
次日早朝后,高临一反常态并未直接回后宫,而是摆驾去了清养斋。
“永嘉给陛下请安。”高沉星起身相迎,礼数周全,待高临在软榻上坐下,她瞧着高临上扬的唇角,开口问道,“陛下今日是遇见什么高兴事了?”
“皇姐无需多礼,坐下说话。”高临抬了抬手,多宝立刻搬来了一张圆凳,高临道,“许太傅告假多时今日总算是来上朝了,还得亏得皇姐您亲自去太傅府跑了这一趟。”
先帝钦定的两位辅政大臣中,相较于孟陆离无时无刻都在的威压,高临显然更为满意从不会对他过多干涉的许季松,许季松虽担着重名却向来安分守己,再则有许季松在朝堂上与孟陆离分庭抗礼,于高临而言不失为一种制约与平衡。
“陛下言重了,能为陛下分忧本就是臣分内之事。”高沉星道,“臣也是偶然从许翰林那儿得知太傅近来身子康健了些,便想着趁机前去探望一番,陛下您是天子这种小事不便出面,能代劳一二也是永嘉之幸。”
“皇姐处事周到,朕心甚安。”高临颇有些意
气风发道,“现在许太傅也回了政事堂坐镇,朕心中着实踏实了不少。”
高沉星好似被高临的情绪感染,她神情也松快了些,“能得陛下委以重任,臣自然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只要能让朝局更安定平稳,臣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高沉星的姿态叫高临很是满意,他也不禁与高沉星多说了几句闲话,“不过话说回来,太傅年岁高了倒是要比以前更啰嗦了。”
高沉星轻笑,“他又念叨您了?”
高临无奈抱怨:“昨日他一入宫没说几句就问起了朕的课业,朕整整听他说教了小半个时辰都不止。”
“太傅也是关心您。”
“朕当然是明白这个理的,否则也不会耐心听他唠叨了。”高临转而又道,“不过许清挽倒是不错,不似他爹那般迂腐,行事张弛有度,前几日给朕讲读的典籍政要也比朕自己读起来更生动易懂。”
“说起许翰林。”高沉星顿了顿道,“臣正有一事想问问陛下的意见。”
高临抬了抬下巴,“你说。”
“臣最近在想是否能在禁中增设学士院,用于直接替天子拟诏。”高沉星又解释道,“新政施行以来大小杂事颇多,按照以往军国大事的拟诏流程,对于这一些小事而言实在太过繁琐冗长。”
他略作思忖后道:“此举前朝也不是没有先例,若在禁中设立了专人拟诏,日后朕临时有诏令下达倒也方便不少。”此等有利于收拢帝王权力的举措高临自没有必要去反对。
高沉星亦颔首道:“臣也是这般想的,且对于一些能直接批复的事项也能大大提高时效。”
“皇姐是想让许清挽担任此职?”
“臣确有此意,除去许翰林外,其余人选可以让许翰林从翰林院现有编制中选取,并交由尹御史复核。”高沉星道,“天子近侍,品性学问定是皆要过关的。”
高临对这些细节不甚在意,只道:“朕认为此举可行,剩下的皇姐你看着去办就成。”
得了高临此言,高沉星在召见完许清挽后很快便敲定了学士院设立之事,仅仅五日许清挽便带着亲选的四名翰林入了学士院,常伴帝王左右。
许清挽在宫中待了整整三日,在亲自核对过每一处细节,确保学士院的正常运转后,他方抽空回了趟许府。
问过管家,许清挽直接去了后院那方田地间寻他父亲。
“爹。”许清挽站在田边唤了一声田间劳作之人。
“清挽回来了。”许季松朝人招了招手,“正好过来帮我一道将这些豆株收了,你我二人协力,在日落之间应是来得及收完的。”
许清挽身上还穿着官服,闻言他应了一声,将官帽摘下并将外袍一并褪下,整齐摆放在了一旁的石桌上,又取过田边竹筐中的镰刀下了地。
“您这几日白天都在政事堂中忙碌,下值了怎么不多歇一歇还来这田间劳作?”许清挽边弯腰陪许季松一道割着豆株边关心道。
“政事堂中之事与这田地间之事并无不同。”许季松用袖子抹了一把额间薄汗,“我双脚踩在这土地里才是真正的修身养性。”
许清挽沉默,良久他开口问道:“父亲觉得儿子此次入学士院是利是弊?”
“帝王心腹,天子近臣。”许季松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谈论着地里的豆子何时成熟,“你不惑之年就走到了旁人一世都难以企及的位置,自然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