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14)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冯竹晋盯着小厮看,小厮连忙后退下跪,“郎君明鉴,那徐县令一举一动都出乎意料,且关于她的消息密不透风,做什么都不告诉他人……”

冯竹晋点点头,“下去吧。”

小厮往后退着,不小心踩到后面匆忙赶来的另一位小厮。

“郎君,徐县令有请——”

冯竹晋从榻上起来,“徐圭言要见我?”

小厮点头,来不及擦额头的汗,“是,徐县令差人过来问话,轿子在门外头等着呢。”

冯竹晋细想片刻,而后倏然一笑,“来人,更衣。”

一入县令府衙大门,冯竹晋便下了轿,轿子太小他坐得不是很舒服。府衙内有光亮,冯竹晋漫步走向前。

进了府衙,冯竹晋看见徐圭言穿着官服坐在判桌后面,不苟言笑。

这一次,冯竹晋心中突然多了几分紧张与怯懦,脚步不由得放慢,他长这么大还没遇到过这一遭。

“平民冯竹晋,拜见徐县令。”

抬手作揖,冯竹晋等着“免礼”二字。

“你多大了,可曾婚配?可曾科考?”

没听到“免礼”二字,冯竹晋没敢把手放下,一一回答徐圭言的问话,“年二十,未曾婚配,参加过一次科考。”

“可有中举?”

“未曾。”

“知道我今日为何叫你来?”

“不知。”

冯竹晋抬着手,徐圭言没再问话,不一会儿他额头上便多了些许汗珠,滴落在袖子上和地上。

他咬了咬牙,手指用力抓着,再多怨言此刻也只能心甘情愿地受着。

在冯竹晋手不由得颤抖的时候,徐圭言才说:“免礼。”

他缓缓放下手臂,按照后唐礼仪,没有命令,平民不可直视县令。

“抬起头来。”

冯竹晋缓缓抬眸看向徐圭言。

“你姑父是顾刺史?”徐圭言站起身,一边笑着说话一边从判桌后走出来。

“是。”

徐圭言点点头,走到冯竹晋面前,“今年可打算参加秋闱?”言语之间满是关切。

冯竹晋看着徐圭言那张精致的脸,没说话。

徐圭言也不在乎,又问,“早就听闻后唐八大世家,凉州独占一半,冯、李、顾,还有一个秦,不科考,想必也有大把好前程。”

冯竹晋这才说:“科考仕途乃是男儿建功立业的正道,家世是祖宗留下来的荣耀,后辈努力才能配得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万事皆有颓败的那一日。”

徐圭言笑笑,“那日百花宴一见,我便知冯公子与旁人不同,今日一聊,果然不同凡响。我有一事相求。”

冯竹晋不明所以,徐圭言的态度不像是阿谀奉承,时而亲密时而疏离。

“我刚来凉州,钦点了县尉和县丞,现在主簿一职还是空缺,你可有好的建议?”

冯竹晋点头,转念一计生,“姑母家的表妹要和秦斯礼结亲,而秦斯礼不过是一届商贾,从身份上来说,配不上顾家。”

徐圭言眉头一挑,“这是什么意思?”

“实话实说,姑父其实不满秦斯礼商人的身份,如果县令要问我有没有好的人选,我推荐秦斯礼。一方面,他是凉州城首富,县令日后定会有用得着的地方。”

“另一方面,他是刺史的女婿,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也算是帮刺史解决一个大问题。”

徐圭言听到这话恍然大悟,只是态度暧昧,似真似假,“你说得有理……如果他有意要来,让他写个履历递上来。”

她又笑了笑,想到一事,“你既然已二十,为何不婚配?”

“平民想等立业后再成家。”

徐圭言点点头,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语气微变,“再问你一遍,你可知我为何今日叫你来问话?”

冯竹晋依旧摇头,他确实不知。

徐圭言也没为难他,“刘谦明……说冯家连续几年的赋税银钱都少交了不少,真有其事?”

冯竹晋一下子抬起头来,看到徐圭言严肃的表情,急忙下跪,“还请县令明察,冯家当家作主的是神都大将军,驻守边境守护后唐百姓,冯家一心为国,绝对不会不按律例交银钱,做出这般无耻之事。”

徐圭言打量着冯竹晋,安静了许久,她才开口道:“神都大将军护国有功,赫赫有名,我都知道。只是,刘谦明给了我一份名单……”

她拖着音,看向冯竹晋,“我只是诧异,不信神都大将军会如此行事。”

冯竹晋还是跪着,“请县令明察,刘县令信口雌黄……”

“县令——有报!”

府衙手下的人跑进来,经过批准后走到徐圭言身边小声说了几句话便退了出去。

“冯竹晋,你说刘县令信口雌黄,”徐圭言言归正传,“你可有证据?冯家的生意,每笔账都是可以查的,你若不实话实说,一查一个准。”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