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168)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是。”

徐圭言把信放在烛火上,烧毁成灰,落地,风吹过什么都不见了。

浮玉行礼恭送徐圭言离开。

十日后,一众人马到了长安。

长安的冬日虽未飘雪,空气中却透着几分冷冽,街边的商贩仍旧吆喝着,熙攘的人群来往不息。

高门大户深宅静谧,青石街巷间却仍是车水马龙,勾栏瓦舍热闹非凡,长安的繁华与肃杀交错,笼罩在一片沉稳的威仪之中。

徐圭言骑着马缓缓前行,眼神从街边掠过,心里却在思索是该先回驿馆,还是回家看看。

走到她身侧的半乐也时不时瞥她,想问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然而,思虑未定,街道尽头便传来车马声,紧接着,一顶素净却威仪尽显的大轿停在她身前。轿夫站立两侧,家仆上前行礼。

她沉默片刻,还是下了马。

“你去驿馆帮我准备一间房,”她上了轿子后嘱咐半乐,彩云则跟着她的轿子旁,跟着她一同回徐府。

顾慎如则被关押到御史台狱,先由御史台管理。

踏入熟悉的院落,往日的旧景依旧未变,家中仆从对她的态度恭敬又疏离。穿过长廊,她脚步微顿,抬眼望去,正厅外的台阶上,徐途之抱着幼弟而立。

弟弟半岁还不到,模样圆滚滚的,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她,肉乎乎的小手还抓着父亲衣襟。

徐圭言停在原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回来了?”徐途之笑着看向她,把手里的孩子递给一旁的小妾,招呼着徐圭言,“快进来吧。”

,手背在身后。

就可以了,我还要回驿站,明日入宫面圣,还需梳洗打扮。”

“父女你,是希望你能有出息,不要遇到困难就想着徐家给你撑腰,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徐圭言眯了眯眼。

“进来吃个饭吧,你妈妈也在等你,她很想你。”

听到这话,徐圭言才松了松表情。

去,片刻后,她收回目光,沉着地迈步走进正厅,没见到母亲,,落座等候饭食。

家仆们忙碌着摆上菜肴,徐圭言正要伸手去取筷,身后却传来“咔哒”一声,徐途之关上了正厅的门,将外人全部隔绝在外。

这一顿饭,只属于他们父女一人。

“你如今也长大了,经历了许多事,想必思虑问题比从前更加周全。”徐途之缓缓开口,语气淡淡,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探究。

徐圭言低头饮汤,没有作声,他想要谈的,远不只是叙旧。

“长安如今局势复杂,你初回京,心里应该有数。”徐途之语气平静,目光深沉地望着她,“不过,不管局势如何变幻,我的选择已经定下。”

徐圭言终于放下碗,抬眼看向他,神情冷淡:“你们之间的斗争,与我无关。”

“无关?”徐途之轻笑,语调里透着淡淡的不置可否,“圣上对你刮目相看,极有可能会将你留在长安。这对你而言,是一桩好事——一者,你留在京中,能助我一臂之力;一者,你若得重用,仕途可期,前程远胜留在凉州。”

徐圭言看着父亲,指尖摩挲着筷柄,没有作声。

圣上留她在长安?

是为了重用,还是为了其他?

徐圭言看着自己的父亲,神色复杂。

正厅内烛火映照在她的侧脸上,光影交错,映出她略显疲惫的神情。

徐途之哀叹一声,“我就说到这里,其他的事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完,便起身推门离开。徐圭言也要起身离开的时候,她母亲宋安然走了进来。

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汤,坐到她身旁,将碗放在桌上,柔声道:“天气冷,喝点热汤暖暖身子。”

徐圭言低头望着那碗汤,白色瓷碗里浮着几片姜丝,冒着腾腾热气,带着熟悉的味道。她没有动,只是抬头看向宋安然,轻声问道:“母亲,许久不见,您过得怎么样?”

宋安然笑了笑,眼神有些空洞:“还行吧,日子不就是这样?每天来来回回,打理家里的事,也没什么特别的。”

她的语气淡淡的。

徐圭言端起汤喝了一口,清香的味道在口腔内扩散开,她小心翼翼地咽下去,而后看向宋安然,缓缓开口:“母亲,我从凉州带了些好玩的东西,明日给您送过来。”

宋安然点点头,犹豫着,目光中带着一丝期盼:“让下人送来就好,你到处跑什么?家里你的房间还在,你父亲说,你守城有功,定会将你调回长安,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又团聚,实在是件好事啊。”

徐圭言看着满脸笑容的母亲,没有回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宋安然嘴角的笑凝固,“怎么?你不开心吗?”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