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249)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秦斯礼摇头,“病很严重,目前只是控制住了,御医说,如果再不解决……空气传播让疾病更加严重。”

沈毅安不明白,“什么意思?解决什么?”

“没有药可以治病。”

“没有药?御医他们……”

“毫无对策。”

秦斯礼平静地看着沈毅安。

“你可将此事禀奏圣上了?”

秦斯礼点头。

“圣上何意?”

“……圣上,”秦斯礼一字一顿地说,“他要我一定要将瘟疫控制住。”

沈毅安顿了顿,“那你来找我,又是为了什么?”

“属下没有这个能力,故来请教老师,不知道您有什么方法吗?”

沈毅安冷笑一声,“让我来拿主意?秦斯礼,你这是要请教我,还是要害我?”

“这么大的事,属下做不了主。”

“那我就能吗?”

“您比属下年长,想必是有更多的法子,我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不得而已。”

沈毅安看着秦斯礼,半晌后他才叹了口气,“罢了,你跟我走吧,入宫问问圣上吧。”

兵部尚书沈毅安面色凝重,快步走进御书房。他披着一身风尘,眼底的血丝像是几夜未眠的见证。

殿中香烟袅袅,圣上正着宽袖临池作画,笔走龙蛇,自在得很。

“何事急奏?”

沈毅安站在御案前,低声奏道:“陛下,奉天疫疾恶化,虽控制得好,但邻郡人心惶惶,臣恐再不处理,疫病将蔓延全国。”

李鸾徽头也不抬,只轻轻应了声:“嗯。”

“疫区百姓哀嚎不断,尸首遍地。官员请命封城、断路,臣……臣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沈毅安直起身,目光灼灼地望着李鸾徽的背影,“请圣上示下。”

李鸾徽手中毛笔一顿,淡淡道:“你是兵部尚书,该怎么办,你问朕?”

沈毅安沉默片刻,终于低声道:“目前最稳妥的法子,便是将疫患之人尽数封锁于疫区,设重兵把守,不许一人出入,然后……以火清城。”

这话一出,殿中瞬间安静下来,连案上的香烟都似乎凝滞了。

李鸾徽缓缓放下手中笔,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手,转头看向他,眼神幽深莫测。

“你这意思,是要将整座城,烧了?”

沈毅安低头应道:“奉天三万余户,现疫患蔓延,若不早做处置,一旦蔓延京畿,后果不堪设想。以少换多,以城换国,此为权衡之术。”

圣上抬眼凝视他片刻,唇角却忽然轻轻一笑,“你既然都想好了,那就照你说的办。”

沈毅安一怔,却没急着谢恩,而是静静站着,过了一会儿才轻声道:“臣也年纪大了,一生戎马,至今只盼能得一清闲归老,不问世事。此事一出,朝臣定会口诛笔伐,说臣铁石心肠,罔顾百姓……”

李鸾徽走到案前,随手翻开一本奏折,声音平静得仿佛在说天气:“你这意思,是在说朕,不仁不义了?”

沈毅安身躯一震,立刻跪下,“臣不敢。”

李鸾徽冷笑一声:“不敢?你是说,是臣下旨焚城,日后笔落史官,那不仁不义的名声,是记在朕的头上。你倒是清闲了,一走了之,把黑锅交给朕背?”

沈毅安额头抵地,沉声道:“陛下,臣……臣愿领罪。此事是臣奏请,与陛下无关。臣只求陛下准臣此后辞官归乡,不再过问朝政。”

“你真是老糊涂了。”皇帝放下笔,转身看着他,语气中透着几分不悦与讽刺,“你在战场上,斩首千人,屠城不眨眼,如今倒在这里犹豫了?”

沈毅安垂着头,眉头紧锁,像是背负了千斤重担。

“你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是不愿担这个恶名。”李鸾徽盯着他,缓缓道,“可你也该明白,当你站在这座殿中,当你曾在战场为国斩敌,你的手就再也洗不干净了。”

沈毅安的声音终于低低响起:“臣知道……知道该怎么做。为了江山社稷,臣可以狠心。”

李鸾徽垂眸,本来这事秦斯礼问过他了,但现在又让沈毅安来,他也够机敏的。

如果秦斯礼偷偷摸摸地烧了城,牺牲的就是他。

棋盘上,他给自己留了口气。

“先处理瘟疫吧,其他的事别多想,你是三朝元老了,我不会苛责你的。”李鸾徽最后还是安慰了一下沈毅安。

听到这话,沈毅安神色一滞,半晌未语。

圣上翻看着奏折,淡淡吐出一句:“去吧。”

沈毅安缓缓起身,腰背愈发弯了。

他朝圣上深深一揖,转身离开御书房。门外的阳光刺眼,他一时间站在殿前,像是走了很久,也像只是迟疑了一步。

他知道自己背负着什么,也知道,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