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277)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徐圭言心中微微一紧,但她依然平静地回应道:“我明白,娘娘,这是我的错。”

语气沉稳,没有一丝急躁,也没有任何愤懑,反而带着几分自责。

宇文婉贞扫了她一眼,目光锐利如刀,“你知不知道,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关乎着未来的权力斗争。”

皇后的语气渐渐变得严肃,“你身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教导他们学问,更要传递正直与谨慎。你今天言语过于轻率,影响了他们,有心之人要是利用这件事,你要承担不小的后果。”

徐圭言心中一震,明白皇后并非仅仅责怪她言语轻率,更是在警告她,不可随意在皇子面前发表言论,尤其是涉及朝廷和权力斗争之事。

她抬头,目光坚定:“娘娘,臣深知教书育人的责任,也明白言辞的重要性。若今后再有类似情形,臣定会更加谨慎。”

皇后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考虑徐圭言的话。

终于,她缓缓说道:“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倒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但愿你记住,作为太子太傅,尤其是教导皇子的老师,绝不可掉以轻心。你现在所讲的,不仅是课本里的知识,还有你对他们性格、为人处事的影响。”

徐圭言听得心里一动,心中虽然清楚自己没有恶意,但却也理解了皇后此番话的深意。她点点头,表示理解。

“罢了。”皇后挥了挥手,“这次就算了,你下去吧。”

徐圭言微微鞠躬:“谢娘娘。”

她转身准备离开时,皇后又开口道:“等一等。”

徐圭言回头,见皇后正凝视着她,眼神略带深意,“你若真有心,也该做点什么补救才是。你若只是停留在表面,事后无所作为,岂不是让我失望?”

徐圭言深吸一口气,心中有些明了。

她低声应道:“是,娘娘,我会尽力改正。”

皇后点了点头,看着徐圭言离去的背影,眼神微微放松,似乎对她有了些许宽容,但心底的警惕和期待依旧存在。

当徐圭言离开皇宫,走出宫门时,夜幕已经降临。

宇文婉贞在徐圭言离开后也没休息,圣上前不久告诉她,让在藩地的公主、皇子们先回洛阳,等改祖祭祀的时候再来长安。

这几日各宫太监都奔走于各宫各苑,宇文婉贞亲自拟旨,召各地郡王、公主入京,赐以家宴之名,实为整合宗室势力。

而另一边,凉州方向,风声愈紧。

兵部派秦斯礼出京,越往凉州走,越是冷。

风雪翻卷衣袍,李鸾徽命令下得急,在驿站休息的时候,看着越发熟悉的景色,他思绪万千,不过一闪而过的竟然是临走前,长公主召见他时说的话。

禁宫深处灯火辉煌,掩不住宫墙后的阴谋与暗涌。

内侍悄声通传,秦斯礼循着宫人引领的方向,走入长公主府邸。

这里比寻常宫苑更为肃穆,殿中陈设不奢,却极有气势。帷帐轻垂,香烟缭绕,灯火在银盏中摇曳不定,映出长公主静坐的身影。

她身着素白宫装,发髻高挽,眉目冷静,眼神却藏着几分凌厉与试探。同上一次马球会的时候装扮截然不同,野心尽现。

见秦斯礼踏入,李瑾慧并未起身,只抬了抬眼皮,手上正花着山水画,她淡淡道:“秦侍郎请坐。”

秦斯礼拱手行礼,坐于她侧,不语。

他心中已有几分猜测,毕竟,在这时节召他深夜觐见,绝非谈诗论礼那么简单。

李瑾慧直言不讳:“本宫今日叫你来,是为一事。”

她语调缓慢,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如今朝局未稳,皇上虽信你,却也难免多疑。你再怎么得势,也终究不是皇室中人。要想真正立足——你明白的。”

秦斯礼眼神微敛,低头轻笑一声,“殿下说得有理。”他抬眸看她,“所以殿下是想……以婚姻为筹码,结盟于我?”

李瑾慧眼角勾起一抹冷笑,放下画笔。

“你说得太功利了,像你这种人,从小被权力包围着长大。自然清楚权势之中,从无儿女情长。”

她换了一个姿势,做谈判状看向秦斯礼,“如今我年岁渐长,迟早要出嫁,既然嫁人,那便要嫁个有用的人。秦斯礼,你是个聪明人,你知道我能给你什么。”

李瑾慧缓缓起身,走至案前,从一只雕花小匣中取出一幅图卷,展开来,正是京畿及西北要道的运输兵道图,红线标记、绿点密布——这是皇室极少数人掌握的战略图。

“若你成为驸马,我便可授你内线图策、宫中动向。你想去西域,是为了军权,还是为了势力?若我帮你,你回京之日,就是你真正一脚*踏进朝堂核心之时。”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