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301)
徐圭言一个激灵挺直了后背,结果被身旁的李起年狠狠地压了回去。
徐途之听到后倒也不觉得意外,低着头不说话。
李鸾徽心中烦闷,这把刀明明是朝着李文韬砍过去的,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徐途之?
而这话一出,朝堂上竟然没有一个人为徐途之说话的。
“臣不以为然,”徐圭言这个时候说话了,她现在不说难道要等到徐途之下葬的时候说吗?“臣父亲绝对不会做如此愚蠢之事,徐尚书操办改制一事,也是尽心尽力,”徐圭言字字如泣,“现如今,贼人谋反,诬陷太子、皇后不成,又用徐家开脱,随便拉一个人坐垫背的,实在是不合礼数。”
徐圭言说着话,直起身子,毫不掩饰地直面李鸾徽,“圣上应该追查此事,不应该就此收手,诬陷良臣,如此一来,日后再有此事发生,可还有忠臣?轻则朝臣互相怀疑,重则天下大乱,圣上,您是明君,您一定要还我徐家一个清白。”
她顿了顿,又铿锵有力地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理,一案不公如何公天下,臣徐圭言请求圣上明察此事!到底是谁要造反,您不能不知道,听取奸人毫无证据的话,这是在愚昧您!这人不忠,有失德行。”
秦斯礼听到她这么拐弯抹角地骂他,心中倒是畅快不少,至少徐圭言没那么脆弱,虽然这反抗在他看来不足挂齿。
眼看着李鸾徽的脸色越发不好,李文韬心里都乐开了花,明明是李鸾徽自己设计的谋反,逼着皇后和太子谋反,从改制开始就逼迫她们,到现在,还要做出一副贼喊捉贼的模样。
本来想要推给徐途之,让他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礼部尚书顶罪,却被他浑身是胆的女儿反将一军——大殿之内,谁不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找人背锅,你是皇帝没错,但也不能欺人太甚,如果皇后和太子谋反不成立,那么李文韬的嫌疑消失,徐途之和徐圭言就更无谋发的动机。
如果只是为了找一个人背锅,那他这个皇帝也太失败了。
李鸾徽有气发不出,他现在也不占优势,如果管控军/队的将军们因为李起坤的仁爱而支持他,现在李鸾徽滥杀无辜,日后定不会得人心,也拿不到军//队的控制权。
权势压不住善良和正义,皇帝是天赋人权,可也要有本事做这个皇帝。
实在可悲,他不想忍,可他不得不忍。
“徐太傅,您是说,秦侍郎的证据不足?”李文韬这个时候出击,他今日非要激怒李鸾徽,让他失去分寸,让旁人看看李鸾徽的能耐。
徐圭言转身看向李文韬,“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他这是诬陷。”她又看向秦斯礼,“谁告诉你的?你让他来,我和他当面对质!”
秦斯礼平静地说,“我若将……”
“够了!”李鸾徽在台上大喝一声,“徐太傅所言极是,朕不会如此轻率地给徐尚书定罪,这件事先扣下来,李文韬,你来查,好好查。”
李文韬鞠躬领旨。
第117章 神君何在史难评【VIP】
众人离开太极殿后,李文韬、秦斯礼和冯知节没急着走,在殿外等候多时的牛和德也进了内屋。
御座之上李鸾徽的神情晦暗,指尖慢慢摩挲着玉柄,台子下三人站了许久,李鸾徽半晌才开口:“太子那边怎么回事?”
冯知节往前迈出一步,禀道:“回陛下——东宫昨夜失火,我们派人入内时,已是一片焦土。东宫侍卫死伤数十,寝殿塌毁,屋宇尽焚。”
李鸾徽双目倏地一缩,语气陡然一沉:“尸体呢?”
冯知节迟疑片刻:“没有。”
“什么叫没有?整个东宫焚毁,却连一具尸身都找不到?!你们是搜过了,还是根本就没有搜?”
李文韬见圣上动怒,出声道:“陛下,当时火势极猛,守卫称有人见到皇后的人朝南而逃,太子似乎也被人掳走。但混乱之中,宫道多有崩塌,真伪难辨。”
“一个是未来储君,一个是中宫皇后——这等人物,竟然可以在你们的守卫之下,失踪、逃脱、被焚无踪?!”
他冷笑一声,依旧怒气十足,但神情中满是疲惫,片刻后,李鸾徽轻声询问道:“朕问你,若连太子与皇后都能失踪,那这后唐的江山,还能信谁?!”
李文韬没有立刻答话,微微抬起头,“圣上息怒,谋反之事,事发突然,出现什么意外都有可能……”
这时,秦斯礼心头一震,低声补了一句:“太子……若真清白,又怎会在圣上您未追责之时,便先逃了?”
这句话像一道钉子,冷冷钉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而李鸾徽的眼中,已是一片冰寒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