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356)
李文韬眸光动了动。
第135章 将军百战身名裂【VIP】
宫门高启,鼓乐缓奏,夜色将浓,天边还残存着最后一抹胭脂云。昭阳苑西南清和殿灯火初燃,檐下垂灯如流萤点点。
昭阳苑中花木繁盛,自春至秋不断,桃李夹岸,修竹成林,繁花似锦。水榭连云,九曲回廊盘绕于池水之上,殿阁以琉璃瓦覆顶,檐角高翘,如展翼之飞凤。
池心设彩凤台,雕栏玉砌,金铃随风作响。池水清澈见底,养有紫鳞锦鲤,金莲浮叶。池畔设香案,焚以龙涎沉水之香,风过时,香气氤氲,令人如入仙境。
夜宴时,万盏琉璃灯沿回廊高悬,水面浮灯随波荡漾,仿若星河倾泻。
月色透过雕窗洒下银辉,照见玉盘中珍馐琳琅,宫人执羽扇而侍,内侍持玉爵而奉酒,歌舞不断,香烟缭绕,宛若瑶池。
徐圭言与冯竹晋一同而来,冯竹晋今日换了身素黑织金长袍,低调却不失贵气,衬得一旁徐圭言更是明艳出众。
她穿一身暗红云纹披风,内衬鸦青褙子,腰间束着软金丝绦,气度端凝,沉静中自有锋芒。
徐圭言许久没有在宫廷众臣面前如此公开出现过了,从前她是涉太子谋反一案的罪臣,今日她是晋王身边最信任的人,也是众目睽睽之下“护驾有功”的恩典之臣。
她在一众太监引领下,稳步入席。
徐圭言坐到了晋王李起年身侧的位置,冯竹晋随她之后,在她左手方低位就坐,神情克制。
席间一时寂静,有人眼神浮动,也有人悄悄交头低语,但因圣上尚未登席,无人敢造次。
徐圭言一落座,就感受到一道视线。
她抬眸,对上了那道看似闲闲的目光。
对面,是泰王李起云。
那人就算是坐下来,也看得出身形修长,穿一身银灰缎袍,肩垂貂裘,姿态慵懒,手中正执一盏酒,未饮,只是悠悠转着,嘴角勾着一抹似笑非笑。
他看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兴味,也带着几分旁观与审视,多年未见,却一眼就识得她此刻所有心思。
徐圭言微微一滞,却未回避。
他们许久未曾正面相对了。
自她离开长安、避入岭南、又卷入通天佛那场贪腐之争起,李起云一直未出声,未露面,甚至连只言片语的私下传话都没有。
更别提出事前他已动身去了蕃地。
来宴会前,徐圭言就琢磨过,现在李起云对她是什么态度——无关乎男女主之情,他们现在是敌人,就算李起云对皇位不感兴趣,他被强行推到候选人的位置,被迫参加竞争,那他也是敌人。
更何况他本就对皇位十分感兴趣——
是旧日旧怨作罢?还是潜藏的敌意未息?亦或,他只是冷眼旁观,等她步入深渊,看她与各方势力纠缠不清,再从中渔利?
她不确定。
但李起云的笑意,却像一根细针,无声地扎入她心中,权力面前,无朋友无亲人,更无情人。
她微微偏头,不再与他对视,抬手端起案前的清茶,唇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她不屑先输。
再远一些的席位上,她忽然瞥见了陆明川。
他正与右相家的嫡子低声交谈,眼中有些疲色,显然是连日议政所致。但他的座位旁,并不是那个惯常跟随左右的女子——宋十二,他的正妻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穿素衣的温婉女子,坐姿拘谨,神情带着淡淡笑意,却始终与陆明川保持着微妙距离。
徐圭言心头轻轻一动,眼神微沉。
她未曾与宋十二有太多深交,却清楚那姑娘对陆明川情意深重,如今人影全无——要么是被遣回凉州,要么……更不堪的结局。
她轻轻叹息。
这一口叹息刚起,李起年便偏过头来看她。他今日换了深青窄袖朝服,领边绣着凌云纹,整个人显得比往常更沉稳。
他并不出声,只是将手中盏盏替她斟满,又将她方才未尝的汤羹轻轻推近。
冯竹晋在旁看着,神色依旧克制,却有一瞬微不可查的颤动。
秦斯礼尚未来。
徐圭言知道他今日会来,也等着他给自己准备一番好戏看。
岭南的时候,他同长公主的婚事一字不提,和自己假装深情,不就是为了今日当众刺伤她?
徐圭言喝了口茶,又叹了口气。
对面,李起云忽然笑出声来,酒盏轻轻放下,,咱们许久未见,您风采依旧呐。”
话中带笑,语气轻佻,但眼底却无一丝温度。
宴席众人纷纷侧目。
徐圭言目光平静地望着他,声音不高,却清晰:“泰王殿下也是。”
一句话,礼数不失,锋芒不露,
李起云没有生气,只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