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365)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李鸾徽回身离去,衣袍拂动之间带着寒意。

夜风卷过回廊,他的影子落在金砖地上,拉得极长极长。

心中却如炉中炭火,忽明忽暗。

他曾想选最能担得起江山的那个人,但越是优秀,越容易让他想起旧朝史书中那些“辅政王”、“权臣”、“废帝”的注脚。

他从不信命,但今晚,他再次意识到:权力,是无法真正分享的。

哪怕是亲生儿子。

审了三日,草木皆兵。

夜色过半,烛光熄得七七八八,只留下一盏盏高挑灯笼,在风中晃动。

而宫中重门紧闭,文武百官却仍未得离去,皆被命令暂留内廷,分批问话。

殿廊内的气氛压抑得像要凝出冰来。

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面上谨慎,心中却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那厌胜术的玩偶——实在来得太巧。

偏偏是在圣上要宣布太子继承人、皇权分配的时候,偏偏是周王之子拾得、李慧瑾之子抢去,又偏偏惊动了圣上,让一场和乐之宴变成了惊变风波。

众人不能明言,却都在暗中交换眼神、权衡利弊。

“你说,是不是有人在栽赃?”一位御史低声同同僚耳语,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过不远处的几位重臣。

“像话。”他身边那位官员低声应和,“这时候拿出厌胜术的东西来,谁会蠢到这种地步?周王监国多年,若真心思不轨,会在孩子手里露出这等马脚?”

“就算不是欲盖弥彰,那也不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另一边,有人却皱眉道:“可他监国这几年,也确实权柄渐盛。兵权、政务、六部尚书大半都对他毕恭毕敬,说不是预备即位之姿,也没人信。”

“所以你觉得他做的?”有人反问。

“不是说他做的,而是……也许他想立威,但没想到被人反将一军。”

“若是这样,那这人实在太蠢。此时圣上未立太子,风头太盛只会引来猜忌。”一位年资老成的中书舍人冷冷插言,“我倒觉得,更像是旁人下手。”

“旁人?”有人低声一震,几人顿时屏息。

那人目光扫向不远处,压低嗓音:“六皇子和十皇子。”

那几人一惊,下意识望去,只见六皇子李起云和十皇子李起年,正分立一侧偏廊,各有随侍在旁,一副稳坐待命的姿态。

李起年面色温和,身着玄青锦袍,整个人姿态温文尔雅,一派长子谦让之风。可也正因此,反倒令人忌惮。

“十皇子从不在圣上前多言,每回只说愿辅兄长,平定岭南,做个‘好儿子’,”那舍人轻笑,“可你看看朝中布政司、大理寺、户部的人,谁不是和他那位旧师一系的?哪位不是他亲近的人提拔上来的?现在岭南一带人心都向他,圣上要南巡,靠的是谁?”

他顿了顿:“越是不露声色的人,越要提防。”

另一个官员轻咳,接道:“可六皇子也不是好相与的。他常年跟沈相来往,虽装作潇洒无心,其实手里人不少。”

“沈相是老狐狸,若真想在这件事上搅局,不可能不动心。”

“我听说沈相这几月动作频繁,太常寺、鸿胪寺都有人调动,是不是想拉拢外使,替六皇子积声望?”

“也有人说……十皇子近来接触兵部的符节事务,莫不是也有些想法?”

议论至此,几人皆神色凝重。

“六皇子野心大,十皇子看似无心,实则深藏不露。”有人总结道,“这二人若联合栽赃,陷害周王,倒也合理。”

“可若他们真有手笔,又怎会这般低级,让玩偶落在孩子手里?况且,他们是最有动机之人,应该不会愚蠢至此。”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不容易被查出源头。孩子无心,最能藏祸。”

那句“最能藏祸”,顿时让几人沉默不语。

半晌后,另有人开口:“这场局,不管是谁下的,目的只有一个。”

“搅乱局势,不让太子之位轻易落定。”

“皇子之间彼此牵制,朝臣无人押准边,圣上心思被扰,自然不会立储。”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摇头,这话说和没说有什么区*别吗?

浪费口舌。

徐圭言在旁听个热闹,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她缓缓打了个哈欠,靠着柱子,闭上了眼。眼下,她还没法和李起年近身交流,但看他状态,想必是处理得十分漂亮,再加上这几日都没见周王李起凡人影,不出所料,圣上是动了其他心思。

旁边的聊天声窸窸窣窣,徐圭言听着着实是有些乏了,被困在宫中这几日,精神高度紧张,等了这么久也不见人来提审她——毕竟是晋王长史,李起年关了禁闭按道理她应该是第一个被询问的人。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