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439)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梁念瑾眼神沉了下去,望着她,没有马上答话。他盯了她几秒,才道:“圣上让我回来,是有原因的。我这人听命行事,回不回都由陛下裁决。您是晋王府的长史,边地之事,恐怕……不归您管。若手伸得太长,既不好看,对您,也对晋王,不好。”

他这话说得温吞,实则句句带刺。

徐圭言的脸色也沉了几分,慢慢放下茶盏,目光稳稳地看着他:“官场的弯弯绕绕我不想说,你也别和我来这一套。我今日来,是关心边民百姓,不是干涉兵事。”

梁念瑾也坐直了,语气渐冷:“既然如此,我也不说场面话。”

他顿了顿,冷静地说道:“为了大多数人的安稳,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您想啊,有五个下等兵被抓了,您会出兵几千去救他们吗?出兵,死的就不止五个;不出,损失只是五个。这不是我们这些人日日在权衡的事吗?”

说到这,他忽然冷笑了一声,语气微讽:“您是许久没在战场上,忘了这个道理了吧?就算出了事,朝廷会赏银,会抚恤,有这些安抚金,对百姓而言更实在。”

徐圭言盯着他的脸,眉心轻蹙,心中一动:几年不见,各有各的长进……

她缓缓道:“我们讨论的不是五个人和五千人的事,我们讨论的,是一个人,和一个州的人。”

梁念瑾几乎是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九五至尊,是普通百姓能比的吗?”

这句话一出口,两人同时沉默了。

徐圭言的脸色变了又变。

梁念瑾也不想继续做姿态了,反而往前倾了倾身子,语气也冷了下来:“圣上不好战,后唐如今除了边疆,其他地方皆是国泰民安。无人敢说他不是明君。部分地区战乱,换来更多地方的太平——他们,是解决问题的最小成本。”

徐圭言坐着,良久,长长呼出一口气。

她没再说话。那一刻,她忽然明白,有些人是在风雪中磨出了锋刃,也磨掉了心。

直到告辞时,梁念瑾送她出门,一路送到门外,门前两盏红灯被风吹得斜斜晃动,像将要熄灭。

他站在台阶上,背着光,语气平静却透着某种警告:“徐长史,你我都是为圣上做事的。”

“但现在,你……似乎搞错了对象。”

“你这个‘长史’,是圣上给的。”

他说到这儿,略顿,露出一点点笑意,那笑意里没有体谅,只有锋利:“做官,要时时牵挂百姓没错,但他们能给你的,也只是个‘好口碑’。”

“可好口碑,能让你升官吗?能让你从阶下囚成为徐长史吗?”

“我敬你曾上过战场,所以今日多说一句:你想想,后唐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这话说得徐圭言毛骨悚然,她看着他,好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她站在门前,看着他如同当年一样高大,却忽然觉得——他和自己,也许早已站在了不同的岸边。

风起时,她袖摆微颤,一言未发,转身离开。

身后梁府门缓缓闭合,厚重如山,将热意与冷意都一并隔绝。

几日后,清晨微寒,池塘边薄雾未散,荷叶铺满整个池塘,野鸭在池中潜伏。

李起年穿着月白常服,坐在水边竹椅上钓鱼。他姿态闲雅,手中钓竿不动如松,身后随侍的两个书童早已退至远处,不敢近前打扰。

徐圭言来的时候,李起年正眯着眼晒太阳,鱼钩垂入水中,浮子一动不动。

“这钓法,倒真有几分姜太公的风范。”她走过石桥,手中提着一小壶桂花酒,语气带笑。

李起年闻声睁眼,瞧见她,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徐长史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儿,观鱼取乐,还是想钓我这条老鲤鱼?”

“你哪是老鲤鱼。”徐圭言轻轻放下酒壶,在他身旁的石凳坐下,“你是冰河不动的小玄龟。”

李起年一挑眉:“徐长史您这是用玄龟来夸我,还是骂我是王八呢?”

话音一落,两人哈哈大笑。

“当然,不是贬义。”徐圭言慢慢倒酒,“玄龟长寿,善藏锋芒,看着无害,其实极难对付。”

“那你还坐在这儿,不怕被咬?”

“怕啊。”她笑,“所以今日是来探水深的。”

两人闲话几句,气氛看似轻松,实则各自试探,言语间绕了几圈。

片刻后,徐圭言收了笑意,抬眼正色问道:“前些日子,京兆府的楚云祯回来了,浮玉也回来了,善于都护府的梁念瑾回来了,还有奉天的崔彦昭……这些人都回来,你不觉得不寻常?”

李起年闻言,手中钓竿微动,却没转头看她,只是淡淡道:“是不是因为圣上担心旧太子谋逆之事重演,才召回这些‘守护者’?”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