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妻惑主(120)+番外

作者:彭三山 阅读记录

偏偏在这个当口,在她即将入宫的前夕,每一次都是这样,她一有好消息接着就必定有坏消息,好像老天见不得她过上好日子。

陛下好不容易才同意让她进宫,可是看看她的亲兄长都干了什么事,在亲妹要进宫之时毒害亲人,干了也就罢了,还这么愚蠢低劣地被人发现,在众目睽睽下丢脸,连带着她的脸都丢尽了。

别人会怎么想,瞧啊,那就是未来的皇后,就是那个亲弟弟毒害兄长的皇后。

今日之后,天下人都会议论!

皇帝又会怎么想,他会怎么看冯家,她还能不能入宫,只要想一想她都觉得难堪。

冯煦捂着脸,只想静静地流泪。

赵夫人见她不吭声,却加倍着急,她拉住她的双臂,极力劝她,

“阿煦,你是要做皇后的人,你进宫去求太后,她肯定会给你面子。要是没人帮二郎,他这辈子就要毁了!”

冯煦只觉得可笑,她的面子?她有什么面子,事到如今这件事能是她们控制得了的吗。

她无力地看着阿娘,阿娘是个精明的人,只有每次一遇到冯修的事,她就变得偏执任性。哪怕如今她的女儿已经要做皇后了,她的儿子犯下大错,可她的心里永远都把她的儿子排在第一位。

冯煦哭着哭着就笑了,笑出眼泪和绝望,难道这就是天意吗。

**********

皇帝坐在太后床前,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冯家家事还要请太后自己定夺。

冯宽和冯延坐在下首禀明经过。

太后听完了,只问了冯延,“子延,你是苦主,你怎么想?”

冯延仍然面色苍白,还没有从惊惧伤心中恢复过来,他稍微平复了心绪,然后说道:“殿下,此事虽是二郎所做,但我身为兄长亦有失察之过。我与他兄弟二十年,都不知晓他心中不忿竟然到如此地步,未能及时纠正他的歪念,以至于他最终犯下大错。恳请殿下保全他的性命,让他今后改过自新。”

太后听完,轻轻一叹,“你是个好孩子,以德报怨,行高德巨,二郎若是能学到你一半,也不枉你的苦心了。”

冯延低下头苦笑,从前不觉,原来二郎每次听到这种话都在心里暗恨,日积月累,终成大祸。

看得出来,太后也不想取冯修的性命,倘若因家中私隐之事闹出人命,岂不是在百官面前丢大脸,让太后的脸面往哪里搁。

皇帝是在场唯一能平静的人,他打量太后的意思,开口道:“子延虽宽和,但国法不可废,亦不可不罚。便罚笞一百,黜为百姓。念及祖母与太师,此子便不送廷尉,我派人去办。”

太后想了想还是点了头,“罢了,就这样吧。”她挥挥手道:“你们都去吧。”

冯宽父子二人领旨谢恩而去。

皇帝看着太后的动作,似乎有话要说,于是留了下来。

太后叹了口气,看着他英武挺拔的样子,还是开口道:“立后的事,要抓紧了,我想趁着身体还健朗的时候,看着你成家。”

皇帝原本自在的姿态略有迟滞,太后这次是认真的了。

他看着太后憔悴的病容,忽然意识到,太后这是在着急。

方才离去的父子二人是冯家的顶梁柱,冯家的下一代冯延勉强能支撑门户,冯修又做出这等丑事,早就废了,再往下子嗣虽多却少有成器的。将来别说继承太后的遗志,就是连自立都难。太后担心将来冯家无人支撑门庭,想趁着她还能做主的时候多拔擢小辈上来。

想到这里,皇帝也变得有些心软,毕竟是他的母族,他也不忍见祖母年迈还要为小辈操心。

他终于还是点了头。

皇帝走后,太后盯着锦帐发呆许久,然后吩咐英华,“你让阿照进宫一趟,我有话跟她说。”

第58章

冯照接到消息时很是讶然,她还等着宫中传出对冯修的处置,没想到自己倒先一步进宫。

出了这么大的事,冯家也捂不住,崔家也很快知道了这事。杨夫人本就胆子小,乍听到身边有这样害人性命的事,吓得不能自已,遑论继续议亲。

尽管穆灵与此事无多大干系,但她坚持以为不能再和这女郎接触。杨夫人觉得,此人命硬,真嫁进来肯定要把崔怀克死。一想到这儿,她又慌慌张张地拜菩萨去了。

本来在此之前,杨夫人还能大着胆子找冯照帮忙,此事一出,她每回见到冯照都躲得远远的,再不敢接近。

冯照哭笑不得,对着崔慎说:“我有那么吓人吗?”

崔慎一边给她按着肩膀,一边笑道:“娘子这是不怒自威,是贵人之相。”

冯照轻拍他落在自己肩上的手,然后起身,“行了,我要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