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妻惑主(8)+番外
常夫人再不说话,许久才叹气,“阿照,你是有毅力有大智的人,阿娘支持你的决定。”
**********
女侍中英华本是来嘱咐定亲前的准备的,冷不丁见到冯照脸上的红疹,吓了一跳。冯照解释吃错了东西。
英华忙问道:“女郎可有请医师看过?这要怎么治才好?”
“府上徐医师已经看过,大约数月才能好全。”冯照还躺在床上,声音虚弱却又镇定。
英华见冯照看起来并不在意,心中惴惴。寻常女郎脸上破了相那是天大的事,但这位大娘子冷静得很,叫人实在佩服。
只是太后那里实在不好交代了。
太和殿中,太后听闻此事默然不语,英华低首不敢抬头看,大殿中一片寂静。
太后问道:“依你看,这是真病还是假病?”
英华左右犹豫,字字斟酌,“依臣看……大娘子这次的病不似作假。”
太后轻轻哼了一声,“不管是真病还是假病,都要好好养着。你去府上传我的令,叫大娘子去瑶光寺养着吧。”
第4章
次日,常夫人陪冯照前往瑶光寺,几辆马车都装得满满当当,王恂带着几位部曲打头在前,一声令下,几辆车缓缓行进而去。
冯煦此刻在赵夫人房中,听到婢女前来禀报大娘子已离去,方才松了口气。
冯煦欣喜万分道:“阿娘,我们成了!”
赵夫人面含厉色,“小点声!”又问,“东西都处理好了吧?”
“阿娘放心,绝不可能被发现。”冯煦又忍不住好奇,“阿娘是怎么知道这等密事的?”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年冯宽还和常夫人浓情蜜意,为讨夫人欢心,在府中种了许多桃花树。冯照出生后不久便全砍光了。
“我那时还在膳房里伺候,偷偷听了一耳朵。常慧身边的婢女过来煎药,和膳房的总管娘子说,小女郎碰不得毛桃,一碰就浑身发痒。”赵夫人回忆起当年,不由一声叹息。
今次她二人趁着宫中赏赐,在那南国珍果上细密地撒上了许多桃毛,又用桃汁浸润一番。以防万一,还特意挑了不必过水的果子,手口总能碰上一个。
原以为几率不大,没成想成效显著,都不必再行计划了。那一盒果子如今都已埋了干净,任是谁也想不到背后妙因。
冯煦听了,只觉得阿娘心细如发,赞叹不已。
赵夫人轻轻翘着嘴角,“别这么得意,这可不是板上钉钉了,后面还得靠你自己争气。太后如果有意,还会见你,你可要好好准备。”
冯煦见状忙道:“我自然知道,此事还需阿娘多多筹谋。”
**********
瑶光寺乃京城尼寺,坐落于皇城西北弥陀山之上,始建于世祖建和年间,此后历代不断扩建修整,至今已有房舍三百余间。
此处因往来贵者众,香火鼎盛,寺中雕梁锦绣,佛像金身,常有云烟缭绕,仿若西天佛界。
因是皇室所建,妃嫔贵媛多出家于此。常有京中娇客来此,或出游、或修身,连养病也常常在此,只因寺中许多女尼善医。
只是主动前去和被罚前去还是大不一样,太后亲令,谁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府。
英华传令到府上后,冯照只觉得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这比她想的好上了不少。
冯家资财颇丰,四下里兴建了许多佛图精舍,也为京中各寺自捐了不少家财,冯宽因此与昭玄寺大沙门统昙生熟识。
本朝佛法昌盛,因此设昭玄寺掌诸佛事,其中置五位僧官分掌诸事,僧官中又以大沙门统为尊。
冯宽去找昙生,托他在瑶光寺对冯照多加照顾,昙生自然无有不应。
冯照和常夫人初到弥陀山,马车到了山脚下已经不能前行,随行奴婢和家奴将行李卸下,一同送上山。
此时正是春末初夏之时,山上却有丝丝凉意。到了半山腰,便见到一处青石铺做的台阶,台阶之上立着一方高高的山门,山门之上悬刻着“瑶光寺”三字,在日光下熠熠生光,似是铺上了一层金粉。
越过山门,便是瑶光寺大门,寺中主持率着几位监寺已等在门前。
常夫人带着冯照上前见礼,主持回礼,“夫人放心,寺中清净严明,女郎在此修身养性,想来很快就好了。”
主持迎进众人,“寺中已为女郎洒扫好居舍,请诸位随我来。”
一进来寺中,入眼的的便是一座十二层佛塔,居于高台之上,高昂矗立,蔚为壮丽。绕过佛塔,向后走去是一座佛殿,大殿七门洞开,其中供奉了数座佛像并菩萨像。
在大殿之后,便是女尼们所居的尼房。因寺中女尼众多,尼房层层排开。冯照的居舍便是其中一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