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妻惑主(82)+番外
常夫人轻轻摸着她的脸,情不自禁落泪,“阿照今日就要做新妇了。”
冯照看着镜子里阿娘的泪眼也有些伤感,可她不是伤春悲秋的人,她转头擦掉了阿娘的泪水,安慰道:“阿娘莫哭,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常夫人摇摇头,“嫁了人你就知道了,终归是不如在家里的时候了。”
冯照却看得开,“世间万事,总有阴阳两面,多往好处想想嘛。俗话说一婿如半子,阿娘你还多了半个儿子呢。”
常夫人被她说得破涕为笑。
长街之上,崔慎春风得意马上笑,领着迎亲车马向冯家而来。
沿途众民纷纷打开门窗,一观崔郎风采。他身后的仆从捧着大雁和酒器,婢女们打着灯笼,更有乐工一路鼓瑟吹笙,奏雅乐唱颂歌。
崔郎上马,如白玉仙人,锦袍宽袖间更显君子如玉。
行至半途,崔慎取下箭筒,向着天、地、祖先方向射箭三矢,这是鲜卑风俗,崔家在北地
日久,也渐渐学到了不少风俗。
临近冯府门前,几个青年拉着绳索在路上拦住去路,朝迎亲队伍大喊:“射箭还是喝酒,选一个!”
崔慎不善功夫,只好选了喝酒。其实他也不善喝酒,可大庭广众下,喝酒还能忍忍,他要是射箭出错岂不是丢了大丑。
结果这些人还不肯放过他,连喝三杯,他终于忍不住,把口袋里准备的金银都抛出去,这才得了一条宽敞大路。
而走到冯府门前,崔慎终于振奋起来,迎亲队伍朝着大门大喊。
“新妇出来!新妇快出来!”
“舆轿已到!新郎已到!”
十数人大呼,催促新妇出来,这时大门洞开,冲出来好些宾客,对着马上的新郎动拳脚。
尽管不是真打,但崔慎生平还没有如此狼狈过,头发都被扯乱了,他连连求饶,身上带着的金银这回终于散尽,周围的亲戚才停手。
此时门后终于出现了他苦苦等待的人。
冯宽和常夫人走在两旁,冯延背着新娘走出来,崔慎赶忙上前去迎,“拜见外舅外姑。”
冯宽看着新郎,语重心长地嘱托,“阿照在家里被我们惯坏了,你多担待,多包容她的脾气。”
崔慎连连点点头,“这是自然,我娶了阿照,会对她好一辈子,外舅外姑尽管放心。”
迎亲队伍中,青庐毡车遍身彩帛,熠熠生辉,车顶华盖悬挂金色流苏,顶上插着幡旗,上书大大一个崔字。
冯延背着冯照到车前,崔慎提前一步掀起了门帘。
冯照此时以红罗縠盖住发髻,轻纱微微垂于额前,进入车内之前,她对着崔慎忽然眨眼一笑,然后一股脑钻进车内。
只留下崔慎还立在那里愣住,直到冯照抬手将门帘拽下,他才反应过来,然后耳根子染上了片片红意。
迎亲的队伍重新奏乐,然后启程朝着崔府而去。
常夫人看着他们慢慢离去,府中重新平静下来,不由痛哭出声。
冯宽见状,小心将她的头揽过来靠在肩上,常夫人沉溺于离苦,竟都不曾拒绝,冯宽也幽幽地叹了口气。
这厢苦楚,那厢高兴。
赵夫人在偏房中坐着,听见乐声渐渐远去,脸上尽是遮掩不住的兴奋,“好了,这下可算是放心了。真没想到,大娘子真嫁人了。”
她意犹未尽地喟叹,“她怎么想的……”
“不管她怎么想,这府里终于只有我们一家人了。”
她紧紧握着冯煦的手,“阿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要当皇后了!咱们不用再算计,只要在家里好好等着就够了。”
说到这里,赵夫人又忍不住笑出来,“到时候,你阿弟就是国舅,陛下一定会给他封官加爵,还有我,我也是堂堂命妇了。”
她痴痴发笑,好像她脑海里想象的美妙图景都一一实现了。
但坐在她身边的冯煦却并不如想象中高兴。
她所孜孜以求的,却是阿姊弃之如敝履的。阿姊毫不在意这些,轻轻松松就走了,从此以后,她艳羡的、渴求的、妒忌的就这样轻易地离她远去了。
而在她身边的血脉亲人,也让她愤然苦郁,这甚至抵消了她要做皇后的喜悦,身体里涌动的沉郁之气让她坐立难安,以至于忍不住拂袖而去。
赵夫人见她发脾气,忍不住劝道:“你都是要做皇后的人了,别这么任性。”
冯煦偏偏不想,甚至刻意大摔房门,留下屋中砰砰响声。
第39章
崔慎一行人抬着青庐轿子,锣鼓喧天地回到了崔府。
崔府门前,众多亲戚宾客们等着看新娘子。
崔慎眉开眼笑地掀开门帘,将车内的新娘搀扶出来。
天光映照下,露出新娘明丽炫目的脸庞,一众宾客都看失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