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121)+番外

作者:木香台 阅读记录

他口中流出血,眼露嘲讽:

“生……非易事,死亦何惧?我们不反也是死……不如死得痛快……”

他的身体直直往后倒。

袁迟不算年轻小将了,他上过沙场,杀敌千百,早已习惯了血泊中的场景。

可他这一刻,手居然抖了一下。

他难以想象黔中的百姓到底苦成了什么样子,竟连一线生机都不要,求死不求生。

战马踏过地上的尸体。

有妇孺,有老人,有婴孩,还有他手下年轻的士兵。

“住手!”

“传本将命令,撤兵!”

袁迟高喊。

撤退的号角吹响,大军撤出了城门。

城中的百姓筋疲力尽,听见外边的大军对他们喊:

“上天有好生之德,袁将军给你们期限三日,容你们自黔州撤离,然三日后若仍留下抵抗,休怪大军下手无情!”

马蹄声渐渐远去。

活着的人累得躺在死者的身上。

有的不想走,也走不了了。

而有的人在动摇。

主街尽头的一间小医馆里,十来个人在里面暂避喘息。

医馆里已经人去店空,只余下两张病榻和断了腿的桌椅。

十来个人中,每个人都受了伤。

有的轻,有的重,轻伤的人在帮重伤的人包扎。

与外面的扛着锄头拿着镰刀的百姓不同,他们这一行人腰间都有佩刀剑。

他们不是农民,是江湖门派。

黔中贪官污吏横行,不止欺压百姓,甚至打起了一些江湖门派的主意。

黔州山水多,有不少江湖门派各自占荒山,一步步发展壮大。

然而这两年,当地的官员却说这些门派的山头是官署山地,要江湖门派年年交租。

更夸张的是,有个人不多的小门派,师父带着上下弟子出去与人切磋。

回来一看——自家门派的门坊都被官府给推平了?!!

因为狗官说他们没交租。

呸!交他大爷!这数代以来都是荒山,连山上的树都是他们祖师爷种的。

江湖与朝廷本来井水不犯河水。

可一旦起了冲突,局面就会僵化得厉害。

百姓们暴动的时候,江湖门派也忍到极限,纷纷加入杀狗官的阵营。

奈何寡不敌众,朝廷精兵一来,江湖门派也陷入窘境。

“三师兄!黔州城撑不住了。我们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个手臂受伤的女子正帮坐在地上的男子包扎。

地上的男子伤得很重,腰腹和大腿都被刺,伤口用撕碎的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却还在止不住地渗血。

白无铅唇上毫无血色:“能去哪?”

白月背起师兄:“不知道,先走再说。”

夜色凄然,火光未息。

二人腰间挂着的佩刀像风中飘荡的两块碎月芽儿。

第79章想去我们村的举手

黔中之乱在夏末初秋时终于平息了。

朝廷大军回到京师复命。

被分派到黔中道几个州县的新官员抹了几把泪随之赴任了。

周边地区也因此逐渐重归秩序。

之前涌入浔州的流民们,有的短暂停留后就流往下一个地点,有的回到黔中老家,还有的在浔州扎根下来过日子。

岭南又是丰收的一年。

四野望去都是穗大饱满的粮食颗粒还有漫山遍野的果子。

顾刺史和宋县令见岭南民生和乐,米价下跌,都直呼“天佑百姓”。

良民村不出意外地如往年一般,粮仓挤得满满当当。

夏末的时候苏知知像去年一样过了生日,大家一起做顿丰盛的宴席,吃得每个人的肚子都圆鼓鼓的。

忙碌的秋收过去后,明德书院重新开课了,苏知知和薛澈回到书院。

同窗们几个月都没见了,在书院见到后,像一群小麻雀一样兴奋地围在一起说话。

“知知,听说有好多流民去了你们村,是真的吗?”

“你们村养得起那么多人么?会不会饭不够吃啊?”

“顾青柠,听说千草县那边也有好多流民,你回家看见了吗?”

孩子们年纪小,第一次看见这种大规模流民涌入的场景,都很震撼,话题都围绕着流民。

顾青柠拿出一大包炸米饼分给大家吃:

“我看见了,好多流民在我家田庄种田的。”

流民涌入千草县后,顾家收留了不少流民,及时借粮借田地给他们,赶上了夏种时节,秋天就收获了粮食,吃上了饱饭。

流民们收成粮食后再把借的粮食和欠的薄租还给顾家便可。

来年顾家的田地继续给他们种,让他们成为长期佃户。

受过层层盘剥的流民遇到这么好的事情都卯足了劲种田。

顾青柠把最大的一块炸米饼分给苏知知::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兄长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