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173)+番外
其他很多同窗都跟着叫起来:“我也想跟着知知村一起过好日子。”
“我听说良民村越来越好,好多邻县的人都去良民村做工,还在那边落脚呢。”
京城和大官都是远得看不见的东西,但是良民村实实在在地让当地人赚到了钱,吃上了肉。
苏知知:“你们以后也可以来我们村附近落脚,不过我们村的村民和长工们都很能干很有力气,没有白吃饭的人。”
有个瘦瘦的男同窗轻声问:“我没力气,但是我会跟我爹学酿酱油,算能干么?”
他家是开酱油铺子的,能挣些钱,家里条件不错,但铺子以后是要传给他大哥的,二哥和他都没份。
他觉得自己要是能去良民村酿酱油好像也不错。
苏知知:“算啊,那你就好好学酿酱油,酿出好吃的酱油也很厉害,到时候我们全村几百号人买你的酱油吃。说不定,吴展他们家还能把你的酱油卖去好远的地方呢。”
吴展听了,立刻挺起胸脯,一脸斗志。
马上又有人接嘴问:
“我家是打首饰的,也行么”
“我下个月去我姑母那学制茶饼……
“我可以跟我爷爷学做木工……”
苏知知一个个给同窗们分析,说都很可行。
大家本来遗憾自己不能去县学州学,只能回家做小营生,但是听苏知知这么一说之后,忽然觉得很有干劲。
他们只要有一技之长,以后也可以跟着良民村一起做大做强。
他们去不了长安那样繁华的地方,那就让白云县越来越兴旺。
大家热热闹闹地兴奋讨论了好久,等到要离开书院时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临走的时候,苏知知再次走到山长和夫子们面前。
在师长们诧异的眼光中,她郑重邀请:
“以后我们村要是变得很大很大,好多好多村民要识字念书,山长和夫子也可以来我们村。”
第113章小弟哟!
长安的今日天气很好,春光微暖。
宫里的桃花开了一树又一树,像后宫的女子一般娇艳。
明惠宫,裴姝和冬月换上了春装。
送来的春装依然都是很不起眼的素色,灰扑扑的料子穿在身上,站在树下,仿佛和树干融为一体。
初九长大了一圈,特别闹腾。
从裴姝怀里跳出来,跃上槐树枝头,喵喵地叫。
冬月拿着扫帚把灰尘扫去:
“算算时日,越王殿下应该到岭南了。”
“他到了。”
裴姝坐在树下绣一条红色的丝带。
丝带很细很长,裴姝手中的针线在丝带上下两侧穿梭。
冬月望过来:“娘娘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只是觉得棣儿到了。”
慕容棣刚走的那段时间,裴姝心中的确担忧,但是最近这几日,忽上忽下的心没由来地安定下来。
她觉得儿子应当是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裴姝头也不抬地继续刺绣。
她虽然会琴棋书画诗舞茶,但是她的女红不算出彩。
绣出来的东西不丑,但也称不上精致.
而且她现在神态很认真,但是刺绣的手法挺敷衍,一些针脚细节错了,她也不改,就那么错着绣下去。
丝带上偶尔溅了一两点脏污也不洗,任由脏污变成深色的印记。
这些丝带是冬月去尚功局找以前认识的嬷嬷和宫女们要来的边角料。
冬月不明白裴姝为什么要丝带。
裴姝说:“等绣好了,就挂在树枝上了。”
冬月当时吓了一跳,尽管她没读过什么书,但是“自挂东南枝”这一句她是听过的。
一看院里那槐树,还真在东南方!
冬月紧张地注意了裴姝好一段时间,见裴姝真的只是用来刺绣打发时间,她才放心了。
“喵呜~”趴在槐树树杈间的初九弓起身子,对着树枝的一侧抓了几下。
冬月笑:“怎么了,初九难不成还在树上抓着老鼠了?”
冬月放下扫帚,身子扒过去瞧。
这一瞧,不得了,冬月惊讶地“啊”了一声。
“娘娘,娘娘快看!”
裴姝停下手中的针,转头顺着冬月指的方向看去。
暖阳春风里,干枯的槐树还是一片深灰色。
可是在槐树的树杈内,有一根小小的绿芽冒出了头。
很细嫩。
很绿。
……
白云县的天气比京城还要好。
云朵洁白,阳光满山坡。
慕容棣一早从小院出来,看见大片大片的青绿草地。
家家户户门口都是开得热烈的各色野花。
慕容棣抬起双臂,舒展开身体。
这里是黑匪山,他不必再伪装出一副畏缩的姿态。
前天晚上,他和小舅父聊了许多。
他第一次见小舅父,可是一点也不觉得陌生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