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229)+番外
连雪地好像都染上了淡淡的蓝色。
一片浅蓝中,有两个人影。
秋锦玉和倪天机在火堆边。
火堆上架着一个小锅,咕咚咕咚煮着汤。
那是今天早上要煮面条的汤。
一夜未眠的薛玉成走过去,被浓汤的香味勾得腹中馋虫醒来。
“薛将军,早,可要来一碗汤?”秋锦玉没等薛玉成回话,就盛了一碗汤出来。
“多谢。”薛玉成接过汤喝了一口。
汤凉得很快,在手上没一会儿就变成温的了。
薛玉成一饮而尽,然后把碗还给秋锦玉。
秋锦玉问:“薛将军可要来一碗面条?”
薛玉成又道:“有劳了。”
倪天机在旁边看着,眉心跳了一下,觉得这人堂堂将军,怎么还来他们这蹭汤蹭面条?
阿秋煮东西多辛苦,哪有那么多功夫给别人煮?
“阿秋,我来煮吧。”
倪天机想从秋锦玉手上接过面条,然而却被秋锦玉嫌弃了。
秋锦玉打了一下他伸过去的手:“你别煮糊了,这碗是给薛将军的,等会你的那碗你自己煮。”
倪天机被打了手,讪讪地站在旁边。
四十多岁的人,像个闹别扭的孩子一样,不甘心地看着锅里的面。
面条柔韧,在汤中宛如游丝,煮好后被捞进碗里。
薛玉成接过这一碗面条,夹了一口面送进嘴里。
每一根面条都吸饱了汤汁,很好吃。
和十几年前的味道很像。
薛玉成吃完了面,把碗放在旁边地上,然后站起身对着秋锦玉端端正正地躬身行了一礼:
“多谢秋娘子。”
秋锦玉和倪天机都有些愣。
秋锦玉:“不妨事,一碗汤面罢了,将军无需如此。”
“我谢的不是这一碗面,而是你当年在西北相助之事。若非你当初只身潜入胡人军营窃取兵符,恐怕我薛家军会折损更多。”
薛玉成看着秋锦玉,露出一个很淡的笑,
“秋姐,多年不见,恕玉成眼拙,这才认出秋姐。”
第149章出山抗敌
多年前,秋锦玉从神风阁逃离后,四处漂泊过很长一段时间。
倪天机为了寻得秋锦玉,在全江湖发布悬赏令。
秋锦玉离开中原之地,去西北待了一段时日。
她到了西北才知,这边江湖门派虽少,但也有不少江湖人士因各种原因暂居此地。
除了神医谷和五毒谷外,竟然还有一个偏僻隔世的小山谷,住着些退隐江湖的前辈。
秋锦玉在那小山谷暂时落了脚。
也就是那个时候,秋锦玉认识了秦老头、老徐等人。
她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江湖上销声匿迹的顺风耳前辈,就住她不远处的一个小屋子。
但那时候秦老头已经只有一只耳朵了。
在西北的日子挺苦的,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买个酱油盐醋都得跑大老远。
好在那段时日还算安稳。
可安稳的日子也没过多久,胡人就南下入侵了。
他们都知道镇守西北的是薛家军。
薛家军战力很强,但抵不过胡人的数量优势。
他们江湖中人本就是四处飘的,见这里乱了,那大不了再跑就是。
可就在他们盘算着离开的时候,薛玉琢找上门了。
那是个很年轻的将军,但身上的铠甲已经刀痕斑驳。
薛玉琢请求他们出山,与薛家军共同抗敌。
他说:“各位前辈,无论居庙堂还是处江湖,所有人都是大瑜子民,能守住西北,才能其他地方的安定。若胡人长驱直入大瑜腹地,试问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当时大家算是很给面子了,等薛玉琢说完这番话才把他给轰了出去。
朝廷做官的人都花言巧语,说的好听罢了,有几个是真的为国为民?
秋锦玉觉得这将军受了气,说不定哪天就带兵来围剿山谷了。
没过两天,薛玉琢真的带兵来了。
但不是围剿他们,而是对抗胡人。
胡人兵分几路,从不同方向入境,其中数量最多的一支就是往这边打来的。
薛玉琢带着兵抵抗住了胡人的攻势,将这一支敌军打得后撤三十里。
事后,薛玉琢对秋锦玉他们说:“你们可以不帮忙,可以走,但我们会守住这里。”
老徐忿忿地说:
“怎么可能?演的,他肯定是演的。他演得这么好,老子要去揭穿他。”
老徐说完就拎着包袱去加入军营了。
秋锦玉、秦老头他们那些人都去了。
去了之后发现,薛玉琢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然把神医谷虞氏和五毒谷花家也给请出山了
老徐天天疏内力给将士疗伤,秦老头听声探军情,秋锦玉潜入敌军,神医谷提供医药,五毒谷一个劲地往外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