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24)+番外

作者:木香台 阅读记录

苏知知好奇:“宫中还赐吃食么?那宫里赐肉酱么,肉酱里会不会有……”

“没有。”

薛澈知道苏知知要问什么,赶紧截住话头。

苏知知采下一把红得发紫的浆果:

“阿澈,你爹一定是很厉害的将军,所以圣上吃饭的时候都能想起来给你家送吃食。”

薛澈虽然与父亲聚少离多,但父亲在心中的形象一直伟岸高大,听见苏知知夸父亲,他弯下的身板不由挺直了:

“我爹十一岁就跟我大伯从军征战,十六岁立战功,十七岁名满长安,十九岁被圣上亲封骠骑将军。”

“当年长安有‘文武双璧’,其中的武璧指的就是我爹。”

薛澈没亲眼见证过父亲十几岁时的意气风发之姿,却听张管家讲过许多次。

他爹薛玉成和已故的大伯薛玉琢曾是长安数一数二的年轻俊才。

苏知知的重点又偏了:

“文武双璧,你爹是武,那谁是文?”

这个问题,薛澈不清楚答案。

他也曾好奇什么样的人物可与他爹齐名。

去年薛玉成回京述职,难得在家中待几日。薛澈随口问起过文武双璧的事情。

薛玉成黯然垂眸,只道:

“子信走后,长安再无双璧。”

张管家在一旁叹气:“将军节哀,逝者已逝,裴家已不在。”

而后两人都沉默了。

薛澈敏感地没有再问下去。

太阳从云朵后钻出,照得苏知知手里的浆果饱满剔透。

薛澈把苏知知手上的浆果接过放进小篓子里:

“我只知道他姓裴,字子信,已经不在人世了。”

第16章长安虎穴

寒食节至。

长安城里,上至王公下至百姓,家家户户都熄了灶火。

大街小巷的繁华热闹却并不因此减损。

众人在街头巷尾喝着冷豆粥,竖起耳朵听京中最新的传闻。

长安城近来出了件不小的事情。

薛府的独苗被人设计在明国公府掳走了,据说是朝中有人指使江湖匪派青蛇寨动的手。

远在西北的薛将军大怒,让如今驻扎岭南的旧部直捣青蛇寨,一举剿灭,寸草不留。

可惜搜遍了青蛇寨,也没见到薛小公子的身影。

这说得好听叫生死未卜,说得难听,恐怕就是已经命丧蛇腹了。

薛将军派人千里加急送信回长安,求圣上做主,查出背后指使之人。

圣上怜薛家痛失独子,命大理寺查明此案。

朱墙黛瓦宫城内。

御书房中,年过七十的明国公被内侍扶着,捶胸顿足,差点一口气背过去。

“圣上明鉴呐!老臣就是办个生辰宴,天杀的贼人居然趁此机会对薛家独子下手。此事当真与老臣无关啊!”

明国公的白胡子一抖一抖的。

他真心觉得自己是长安最冤的了。

年纪一大把,估摸着也不剩几年活了,想风光大办个寿宴,结果出了这档子事。

书桌后坐着道明黄的身影,身着五爪金龙袍,面容深邃,不怒自威。

当今圣上慕容宇,少年时便登基。

自永嘉元年起,在位将近二十年,如今三十有三,身躯凛凛,气宇不凡。

慕容宇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从桌案游至明国公焦灼的表情,轻笑一声:

“行了,明国公,朕没说怀疑你,只需你府中上下配合大理寺查案即可。

朕知你们一家子不聪明,但也不至于蠢到会在自己府中设宴害人。”

明国公听得嘴角抽抽,还是高呼了一句:“圣上英明!”

明国公得了定心丸,告退回府歇着了。

慕容宇脸上的笑容淡去,手上的御笔蘸了朱砂墨,停在奏折上方迟迟没有落笔。

他眼里浮起一抹银霜。

薛澈失踪未必不是件好事。

薛家世代为大瑜效力是不错,但声威过盛。

慕容宇自从继位起,就有意削弱文武世家,这薛家手中的兵权终归是要收回来的。

薛家军世代追随薛家,不肯服薛家人以外的将领,但若薛家无后,薛家军的势力终会被分散。

慕容宇眸色如墨,指节在红木漆面上扣了两下。

薛玉成既然想要个交代,那就给他个交代。

……

贺府。

啪!

一只玉盏被砸得四分五裂,盏内的茶水随着碎片飞溅在兵部侍郎鲁峰的脸上。

鲁峰躬身站在中堂,神色慌张卑微,脸上被碎片划破了口子也不敢抬手摸一下。

紫檀六折屏风前,中书令贺庭方一脸怒容,掷茶盏的手还未放下:

“这点事情都办不好,大理寺已经查到了兵部头上,废物!”

“贺大人,下、下官也不知道为何他们能查到此处。”

鲁峰脸上毫无血色。

他让青蛇寨的人为他做事数年了,从未出过什么大岔子。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兄长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