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269)+番外
贺妍将目光转向皇后和淑妃。
淑妃的脸色很难看,僵着脸说:“好好的赏花宴,舞什么剑?来人,让她下去。”
皇后看着裴姝的舞姿,面色原本也算不得好,可是看见淑妃僵硬的神色后,却笑得大方柔和:
“慢着,淑妃这是何必?大家都是来赏花的,一时兴浓,吟诗也好,舞剑也好,都是雅兴。”
皇后想看的就是这一幕。
赏春宴是淑妃非要办的,那她就偏偏安排裴姝在今日出现,让淑妃知道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淑妃深一口气,强扯笑容看着皇后:“皇后娘娘真是好气度。”
“本宫喜欢看热闹些的景色,想来皇上也是。”皇后意有所指。
对面男宾那边,林内有一座桃花阁。
慕容宇已经带着一些官员登上了桃花阁二楼俯瞰桃花之景,同样也眺望到了女眷这边的景象。
以轻纱为帘分隔,是为了使男女各循其道,不相混杂,以免有违礼数。
但在阁楼上远眺并无不可。
慕容宇和几位臣子赏花时听见剑戈相击之声,召人来问话。
听说是宁安和慕容婉在练枪和练剑,慕容宇饶有兴致地登上阁楼观望。
他们站在朱漆雕花栏杆边,看见的却是舞剑的一袭青衣。
一张桃花面容在花雨中若隐若现,剑锋过处,花瓣纷纷避让,却又被剑气牵引,随剑身飞舞。
女子的发丝和裙摆在风中舞动,与飞花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令人刹那失神。
那些不曾见过裴姝的少年后生瞪大了眼。
连慕容棣都愕然。
他知道母妃是很特别的人,知道母妃很美,会看书,会作画,会酿酒……但他不知道母妃会舞剑。
他曾偶然听人说起过,母妃年轻时风华动人,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轻盈灵动。可他从来没有见过母妃那样一面。
印象中母妃和明惠宫里那棵槐树一样,静默孤寂。
今日,他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母妃年轻过,鲜活过。
与慕容宇同龄的官员也俱是一震。
他们中不少人是长安世家子弟,年少时也知道裴姝。
她曾是多少人花前月下的梦,是多少少年的心事。
工部游侍郎看得喉头苦涩。
他忆起自己少时苦闷之时。
当年他随家中长辈去裴府赴宴,见到裴姝后,难抑倾慕之情。
他央着祖母托人上门提亲,裴家却没有答应。
当时他为这事沉郁了好一段日子,日日买醉,同好兄弟一起哭。
哭到一半,听说好兄弟也曾托人去裴家提亲然后被拒了,于是又由哭转笑……
后来,裴姝入宫为妃,成为他们心中遥不可及的一轮悬月。
再后来,裴家出事,裴姝一落千丈。
游侍郎那时已经成家生子,听见祖母念叨:“还好当年亲事没成,否则定然受牵连。若早知如此,我当年连提亲都不会去。”
早知如此
这世间哪有人能早知后来光景?
游侍郎低下了头,不再看了。
所有人静默无言。
慕容宇站在阁楼上,压着眉头,眸光凝固。
久久不语。
第175章使臣乌纳
流云舞的最后一式,长剑指桃花。
剑尖微颤。
桃花上的一滴露珠滚下来,滴在剑上,顺着剑身滑下。
场面上还是很安静。
裴姝将剑交还给了慕容婉,向皇后和淑妃告退后,便离开了。
之后赏花的人也没了什么心思,总觉得再看这春景,好像少了些味道。
赏春宴结束。
顾景这回吃得不错。
别人都跟着皇上去阁楼上观景时,他没凑热闹,找了个避风的位置赏花,还趁热吃上了从御膳房刚端出来的茶点。
顾景很满意地离开了,并且决定明日就回岭南。
但并非所有人离开的时候都如顾景这般心态好。
慕容婉到赏春宴结束时,都没再开口说话。
她出神地握着手上那把剑,一直到坐上回府的马车时都忘了放下。
母亲贺妍居然也没有提醒她。
等下了马车回到王府,她才意识到自己把剑带回来了。
她低头看着手上的剑。
很普通的一把剑,有些笨重,剑柄是硬木做的,没有华丽繁复的雕刻,没有宝石玛瑙镶嵌。
这剑甚至可能许久都没人用过,剑刃处都有些生锈了。
慕容婉刚拿到剑的时候,还想过是不是宁安故意找了一把种破剑来为难她,好让她出丑。
她掉了手里的剑,觉得是剑有问题。
可是这把剑被握在裴姝手里的时候,映着流泻如河的天光,银芒流转。
她舞得那样好看,打碎了慕容婉心中所有辩解的理由。
裴姝走后,慕容婉听到人小声议论,才知道那是一个在冷宫待了十几年的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