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279)+番外
只需少量兵力驻守,就可以守住黑山乡的入口,易守难攻。
后来,良民村最早的一批人选择这里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十几年前的岭南就是天灾肆虐,盗匪横行,他们找到这样一个绝佳的避世之处,在此处隐居休养。
翠花婶子连连点头:
“对对对,秋姐说的有理,这一片山中洞穴多,我们可以把粮食暂时屯到洞穴里,之后人就算躲进洞里去呆十天半个月也饿不死。”
魏大栓和秦啸也想到洞穴这一点了。
天时说不好,但地利他们绝对占了。
魏大栓:“除了囤粮食外,峭壁上的洞穴还可以做藏兵之处,我和豹子带护卫团训练的时候,找到过几个适合的洞穴。洞口隐蔽,内部干燥,足以容纳数百人。只要从山顶地面上挖通地道,就可以埋伏其中。”
秦啸道:“任敌方多少兵力,只要进不来,我们就有胜算。况且我们只是要拖延数日,等待援军。我们护卫团有千人,若武器装备能供应好,后方粮食医药充足,可以将敌军堵在黑山乡的关卡外。”
“诸位说的都在理。”
郝仁这个时候开口了。
村民们耳朵都竖起来了。
“靡婆五万大军兵分三路,我们跑也未必能跑得掉。跑出了黑山乡,我们便是一盘散沙,但在这里,我们还有胜算。”
“黑山乡我们所知范围内最佳的栖身之所,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准备足够的粮食、兵器、药材、棉布,根据地形制定好抗敌的策略,分配每个人的任务。我们不自乱阵脚,黑山乡就不会乱。”
一番讨论后,村民们冷静了很多。
听完郝仁总结,大家更觉得有了主心骨。
对,他们不能慌。
他们不是没吃过苦的人。
以前苦难来的时候,他们的力量不足以抵抗,只能逃离,但现在他们有一群人,他们可以与之抗衡。
人群中,忽然有人叫:
“那孩子们怎么办?要不要送走?”
第181章大瑜之威,远播四海
黑匪山上最早一批村民中,只有苏知知和孔武两个孩子。
后来有了新的村民还有乡民,孩童们也多了起来。
黑山乡的路边,常常能看到孩子们嬉戏。
大人到时候忙着打仗,那孩子们怎么办?谁来照顾?
一道声音在人群后响起:
“我和阿澈可以照顾自己,不要把我们送走。”
村民们回头望去,看见苏知知爬上了一块大石头。
“我会抽鞭子打弹弓,阿澈会剑法,我们可以打敌人。”
苏知知抽出了腰间的鞭子,在阳光下一甩,甩出一道金色的晃影:
“我们也可以帮忙送水送饭,还可以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我们也是黑山乡的乡民,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薛澈没有爬上石头,他站在石头旁边,用坚定的目光表示和苏知知想法一致:
“我和知知也是黑山乡的一份子,我们也有有余力可以帮大家。”
伍瑛娘朝着苏知知走过去,牵住苏知知和薛澈的手:
“你们中如果有想把自己孩子送走的,我不反对,但我不会把知知和阿澈送走。”
有村民提出:“那要不分出一支人手专门来看管孩子们,那些太小不会走路的就爹娘带着,能自己走路满山跑的就放在一起带。”
“可以试试,免得到时候乱起来找不到自己孩子。”
“那先选人吧……”
不少人觉得这个提议可靠,把孩子们暂时放在一处看管,既可以帮忙做点小事,又可以相互有个照应。
郝仁:“事不宜迟,我们需先将此事告知全乡,今日就分配人手,开始备战。”
时间紧迫,他们没有时间在犹豫。
良民村做事果断,一旦决定了就立刻执行。
村民已经开始商议具体的任务分工了。
孔武和阿宝都被拉进了不同的队伍。
当提到画地形图时,贺晏青主动道:
“郝村长,我这里有现成的地形图,可以多摹几份给大家。”
贺晏青今年为了找到附近最适合栽种茶树的位置,跑遍了这几个山头,把地形都画下来做了标记。
没想到这时候正好能用上。
郝仁看着贺晏青,点头:
“贺三,辛苦你了。”
贺晏青顿时有了精神,挺起胸:
“不辛苦,小事,小事而已。我这就回去画十张,不,二十张,五十张……”
苏知知和薛澈也没闲着,他们去了山下,把在山脚玩泥巴的同龄孩子们都召集起来。
不到小半个时辰,黑山酒楼门口就站了两排孩子。
有男孩,有女孩。
有的拧着手帕,有的啃着油饼,有的拿着柴刀,有的手上沾着泥巴,有的手上抱着更小的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