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429)+番外
现在她一双儿女大了些,她要让铭儿和婉儿多见见人,多挑一挑,可别随便见着一个就迷了眼。
林嬷嬷笑得满脸褶子,额头侧边的疤痕也皱成一条扭曲的虫:
“我们世子和郡主才貌双全,出身又好,这次去了明国公府,还不知有多少人要托人来说亲呢。”
贺妍眉间升起一抹顾虑:
“几年前铭儿不懂事,同明国公府的孙辈打架,摔了人家传家玉,若是他们还记恨此事,指不定要在背后说我们恭亲王府的不是。”
林嬷嬷:“王妃多虑了,当初的事不是已经赔过礼了么?说得再大也就是孩子们闹一闹,他们怎会和一个孩子计较?”
“最好是这样,”贺妍放下帖子,往外走去,“我去叮嘱一下婉儿和铭儿,这次赴宴要好好准备一番。”
晴日春色好,明国公府前院的春玉兰开出硕大紫红的花朵。
那棵树年份久,长得高大,让人在府外一抬头就能看见高出墙头一截的树冠上落了一片紫霞。
明国公府门口热热闹闹,来杏花宴的宾客络绎不绝。
郝仁、伍瑛娘、苏知知和顾青柠一起到了明国公府门口,碰见了同时到达的袁采薇。
“知知,青柠!”袁采薇在马车边招手,不等丫鬟来扶,就跳下了马车。
一起来的严老夫人和袁夫人根本来不及出声提醒,只觉得真是头疼。
“采薇!”苏知知和顾青柠过去抱着袁采薇。
不管去哪里,只要好朋友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
郝仁和伍瑛娘同严老夫人还有袁夫人打了招呼。
郝仁记得以前因为自己大哥的亲事见过严家人,十多年过去,严老夫人看着好像没老多少,神态和体态都好,一看就福寿安康。
伍瑛娘则同袁夫人很聊得来,袁夫人知道伍瑛娘同袁迟师兄妹这层关系,态度很亲和。
一行人进了国公府,郝仁和其他男宾同行,伍瑛娘她们去了女眷这边。
严老夫人和国公府的老夫人是老相识了,见面就寒暄起来。
“这三个姑娘都生得俊俏好模样啊。”
老国公夫人把袁采薇、苏知知还有顾青柠都夸了一通。
严老夫人说:“你这府里真是喜庆热闹,不像我府里冷清。”
老国公夫人:“我就喜欢看这些年轻人和孩子们,有生气儿。”
今天来的宾客中没有带孩童的,最小的都是十一二岁。
以前明国公夫妇热情喜欢孩子,总让人带孩子上门赴宴。
七年前,老国公想着薛将军家的一根小独苗在家凄冷,极其热情地要薛家小公子来赴宴,让人推阻不得。
人家薛家小公子一来寿宴,结果怎么着?被掳走了!
此事一度掀起轩然大波。
老国公夫妇那两年没敢办宴,后来再办宴,也绝不请小孩了。
明国公府有一片杏花林,杏花林外是一片空阔的草地,草地旁边又有水池。
池水是从地下引过来的河水。
不过女眷这边看不见池水,只有杏花林和草地,池水都被隔到男子们那边去了。
老国公夫妇根据多年经验,用这种方式彻底杜绝闺秀们“一不小心”落水然后被男子救下的桥段。
草地边的阁楼里有准备好的茶水点心、玩乐用的投壶,还有纸鸢。
大人们在一起讲话的时候,苏知知三人去草地上放纸鸢了。
东风起,纸鸢上青空。
她们三个轮流拉着纸鸢线:
“高一点,高一点。”
“收线,收线,风小了!”
“风来啦,放线放线~”
纸鸢被一阵忽然而至的强风吹至高空,然后又倏地掉下来。
纸鸢掉得有点远,好像掉在杏花林里了。
顾青柠不好意思道:“怪我方才没及时收线。”
苏知知:“没事,我们捡回来就行了。”
她们走到杏花林内,寻着方位找落下的纸鸢。
“我看见了!在那边。”袁采薇指着不远处。
杏花林中有个亭子叫杏花亭,纸鸢就落在了杏花亭前。
杏花亭里,慕容婉和几个同龄的姑娘在说话。
桌上摆着的杏花点心很精致,但几乎没人吃,茶水也只喝一两口。
亭内每个人的衣裳都很鲜亮,衣袖光滑平整,头上珠花精致。
其实她们之间也不是多亲热,也并没很想待在一起,无非都是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做场面。
明国公的曾孙女赵茉身穿杏黄色的彩蝶裙,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
“祁妹妹,听说你弹琴弹得好,不如你弹一曲吧?”
祁芸闻言,有些害羞又有些拘谨道:“好。”
祁芸是祁方的妹妹,今年刚十二,第一次来明国公府,她自知自己的出身比不上在座的几位姑娘,因此有些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