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621)+番外
他那时候一个人在胡人军营很害怕,爷爷和知知他们都不在,他也没什么气势。
现在大家都在他身边,他不怕了,他要去凶回来。
傍晚的风比白日凉了一些。
风吹草低,牛马尽情在地上啃咬。
呼隆背对着晚霞,孔武面朝晚霞。
呼隆的背后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兵马和子民。
孔武的背后有一排匪里匪气的黑匪山村民。
尽管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呼隆还是问了最后一次:
“巴格塔,你愿不愿意跟我们走?”
“啊、啊啊——!”孔武拎着他的大铁锤,用力地在空中一挥,带出一阵气流声。
动作很快,很有架势,看着也很凶。
孔武挥完锤子之后,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挠着脑袋又笑了。
橘红色的霞光落在他脸上,照得他红光满面。
他这一笑,就变得一点都不凶了。
呼隆这回看懂了孔武的意思。
孔武说的是:“再敢回来欺负人,我锤死你们。”
他看懂了,却笑了。
呼隆也是看着很凶的人,平日要么不笑,要么大笑。
这会儿,他少见地露出一抹很浅的笑。
他明明背着光,眼里却也染了一层红霞。
这个孩子像他小时候。
不止身体和力量像。
孔武这模样让他想起来,在很久以前,他还小的时候,曾经和那些嫉妒他的兄弟打架。
他一个人打跑了好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受了伤,腮帮子肿得都说不出话了。
可他还是恶狠狠抢过一个人的流星锤,挥舞地赫赫生风,警告对方,再想来欺负他,他就锤死他们。
“巴格塔。”呼隆又叫了一句。
孔武摇头:“啊啊、啊啊!”
很不满意地表示自己叫孔武,不叫巴格塔。
呼隆定定地看了孔武一会儿,因为知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相见的机会。
他很欣赏孔武,心疼孔武幼时的遭遇,也后悔曾经的疏忽。
可是他不会为了孔武留下来。
就像他这些年来频繁对南边发动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生死不明的儿子。
他有更大的野心,他做不到对大齐俯首称臣。
他只能往更远的地方走……
天边的晚霞一度烧得绚烂,而后颜色褪去。
烧黯淡了。
浑邪的太阳从这片草原落下去了。
第401章关于新皇的传言
西北的战事结束了。
随之结束的是大齐西北数年的动荡局面。
战场上有很多尸体,有些能被找到收尸,有些已经找不到了。
克兹族人说:
“找不到的那些人已经融进了这片草原的生命里,与草原一起永存。”
明昭元年,大齐铁骑踏破铁勒汗、浑邪二国疆土,灭其国,威震边陲,震惊朝野。
援军班师回朝,薛家军的一些将士也回京接受封赏。
打完仗的克兹族士兵,有些继续在军中,在这里戍守边疆。
他们的家在西北,他们愿意守着这里的门户。
由于现在这片地区地广人稀,水草丰茂,适合放牧。
有一些克兹族和其他游牧民族迁徙过来,带来他们幸存的牛羊和新生的牛羊小崽子。
新的帐篷、村落出现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数不过来的牛羊。
战事结束了,之前因为战乱而被阻断的商路也可以再次通行了。
去西域探索商路的宋家人回来了。
他们和在西北留守的宋家长辈相聚,互相关切地问对方一切可好,之后才兴奋地说起这次西行的收获:
“我们走过了阿罗国、莫西国……走过了沙漠、渡过了海峡……”
宋钰的几个堂兄的语气里都是按捺不住的激动:
“那边的国土风俗和我们中原很不一样,他们的房子很高,屋顶尖得跟个锥子一样,他们不吃米,天天烤面团吃。”
“他们很多的人头发是黄色,眼珠子又绿又蓝,不过不吓人……他们看见我们,他们被吓到了……”
几人从行囊中拿出被层层包裹的玻璃器皿、玛瑙首饰、香料、精致的毛毯。
“这些比我们之前从西域商人中买到的货更上乘,价格也更低,我们宋家可以再建立更多的商队……”
宋钰爹连声道好:
“如今是大齐新朝,我们宋家可以堂堂正正地东山再起了!钰儿也能回家了。”
他说这话时百感交集。
当年老太爷在的时候,宋家何等风光。
可当时宋家子弟大多都沉湎于酒色之中,耽于享乐,因为他们有几辈子都败不完的家产。
就连他自己也是从年少玩到老的。
后来变故突生,这几年来过得着实艰难,但也逼得他们宋家子嗣从销金窟里醒过来,振作一番,复兴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