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过来(246)
“这是庐陵给他们的避难之处么?”
原清逸留意着四周,道:“嗯,每年洪涝对南泽的影响都远超北泽,因此官府也没那么多精力去顾及难民。”
庐陵一带归碧云峰管辖,他们虽会派人来救治伤患,但毕竟人手有限,确实无暇分身。
燥热的空气中不仅有水的猩咸,还夹杂着腐叶,病患的气息,几乎可以说是刺鼻。
但长宁却全无在意,她蹲下身,搭了一旁女子的脉搏,已服过防疟疾的药物,但气血虚弱。
原清逸未在此处察觉到异常,也放下心来,虽然粉藕的裙摆拖在地面沾了灰尘,但他也没阻止她查探病患,也跟着蹲下身。
长宁依次查看了几名患者,待确认病根后写了张药方交给月狐前去配药。
原清逸边擦着她的手,边道:“庐陵并不只有这一处安置点,恢复的事宜至少也得到八月。”
长宁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她在,自然可以用银两药物救人,但等待救治的却并非只有几十人。
她站在门口,仔细地打量着承受病痛折磨之人,道:“适才下船我便在空中闻到股药草的气息,想必是医官为了阻止病情扩散。而这些人身上的病症已消,但这疟疾非比寻常,恐有二度感染,因此才会被安置到一处。我在药方里加了几味药材,应能控制住灾后疫情,不至令人再受此疾影响。”
原清逸之所以并未阻止长宁救人,也是想她亲自去体会,于医者而言,亦乃锻炼。
他欣慰地点了点头:“听闻沿江防疟疾的药方乃是你外祖母所写,而今你也算是一脉相承。”
见过人间的疾苦,方知自己过往的日子是何等幸福。
长宁在心头叹了口气,目光低垂:“哥哥,留些银两吧,再派些苍龙谷的弟子过来照看,或许我们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若能让他们好受些,也不失为好事。”
“好,庐陵乃泽江小城,碧云峰人手有限,倒确实容易被忽略。”
虽看不见他的脸,但长宁却感受到了一股温和。
想到原霸天的计划,长宁笑着搂住他的脖子:“哥哥,日后我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流离之苦。”
原清逸本对天下无意,可随着他的心结被打开,又深深地体会过民间疾苦,再加上长宁救死扶伤的大愿,心头也有了种坚定。
他将人抱起,郑重道:“嗯,好。”
穿过低矮的屋檐,茂密的树丛,有一双眼睛正静静地盯着两人。只是那道目光并不凛冽,如空中的水汽,混在夕阳的余晖中,令人无法察觉。
深夜,苍蓝的天幕上飘着几许黑云,零散地缀着几粒星子。
一座峭壁悬崖边,两岸峻石高耸,浪涛轰鸣,茂密的枝干下立着两道人影。
正是沈麟与玄烨溪。
沈麟先前带人挑衅苍龙谷被伤,将养了好一段时日,后又趁着泽江洪涝之际,故意将北泽沿岸的流民赶到南泽,制造混乱,消耗南泽朝廷与宗门的兵力财力。
南帝素来仁厚,南泽宗门也仗义疏财,极少出现趁水搅乱之举。再加上南泽的宗门已大多归顺在苍龙谷门下,原清逸也亲自去灵州镇压了水患。
那日浪涛铺天盖地,似要吞没整个灵州,许多人都看见了原清逸一袭白袍,凝出蓝紫的光焰,将拍天的浪涛生生压下,又将一股股水徐徐
散入各段支流,平稳地疏散至下游。
今岁的洪涝比以往都厉害,而原清逸的功夫也比昔日更为精进。
慕强的江湖人士纷纷发出了感叹,愈发佩服他,那个令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魔头”称号,也似乎在渐渐消散。
沈麟那时也隐在灵州,亲眼目睹了原清逸用七绝神功抵御洪流,前仇旧恨虽未消,但他也不会贸然行动。
一阵风刮过,在峡谷中吹出低低的呜咽。
沈麟眼里隐着急迫,冷哼道:“先前国师以术法令洪涝狂发,没想到仍被原清逸阻挡住,这七绝神功倒真不容小觑。”
往年的洪水虽急,却不如今岁这般日日狂风暴雨,将浪头越推越高,而这是因玄火宗在背后用了招水术,疟疾的爆发也是因里头加了玄火宗的毒药,跟着风吹入水中,散入空中。
若非苍龙谷与碧云峰早有准备,泽江沿岸定已是尸横遍野,百姓流离失所。
玄烨溪目睹了这一系列事,面色倒还算平静,转口问道:“怎么,你怕了?”
沈麟哈哈笑了几声:“怎会,苍龙谷纵使再厉害,也照样查不出少主的踪迹,原清逸还因此入魔,我也想尽快看到他成为少主的手下败将。”
江水随风铺面,带来股猩湿,玄烨溪不经意地拧了眉,片刻后道:“此去碧云峰事关重大,经历了数载蛰伏,便在那里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