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69)+番外
叶漪澜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回神了,你们那医官到底什么时候到啊?”
“应该在这次随行的队伍里。”关月忽然感受到疯狂涌来的倦意,“这些日子辛苦你。”
“这边我守着就行,你们放心。”叶漪澜说,“都回去歇着吧。”
温怡扯了下她的衣袖:“叶姐姐,我守着吧,你都好几日没合眼了。”
“我没事,盯着病人又不是须臾不离,总能眯一会儿。”叶漪澜理好她的碎
发,“我是预备在医馆过一辈子的,难不成你也是?平日看个诊便罢了,你若替我守一晚上,日后还要不要嫁人了?”
“叶姐姐……”
“好啦,快回去睡吧。”叶漪澜温声道,“若我顶不住,一定差人叫你。”
药方由叶漪澜大致调整过,一夜过去人虽有些低热,但还算清醒。一早众人都在蒋川华屋里,竟连巡营也无人去,小小一间屋子,忽而有了三司会审的意思。
蒋川华坐起身,接过碗喝了药:“我还病着呢,你们这是干什么?”
没人理他。
关月端着茶盏转了许多圈却不喝;谢旻允轻叩着桌子,目光却不知飘向何方;温朝低头盯着手里的玉佩出神。没一个人在看蒋川华,却仿佛要严审他一般。
蒋川华搁下碗:“我真不知道。”
“最先替你诊治的那个军医已经告老还乡了,你只是不慎得了风寒。”谢旻允说,“你这两位上司严令知情之人封口,他们都做到这份上了,你也该跟我们交个底了。”
“下次进京,我一定找父亲问个明白。”蒋川华长叹,“此刻我确是无话可说。”
“你好好休息吧。”关月起身,吩咐南星道,“给绀城传个话,让魏将军半月后动身回沧州。”
南星闻言低声问:“这个时候?”
“半个月足够他收尾军务,再过几日云京的人该到了,叫魏将军回来压阵。”关月稍顿,又嘱咐她,“这句不必与他说。”
“知道了姑娘。”南星领命,“我又不是傻子。”
—
四日后清晨,天色方明。
云京一行人姗姗来迟,为首的老太监不肯入内,只说有圣谕。
谢旻允瞥见他身后的人,心中倏地一紧。
那是宫里齐妃的胞弟,名叫齐霄,他早年在南境孟维清麾下,军功不少。待他们都起身,老太监退后一步,站在齐霄身后。
“陛下的意思,想必几位都明白了。”齐霄向他们行了礼,“关将军,幽州之事……陛下甚是不悦,朝野之间也略有物议,瘟疫之事你亦要担一个失察之责。陛下命我代行军权,是要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这些日子,几位暂且歇歇吧。”
“这消息传得倒快。”关月说,“是否还要命褚老帅回京述职啊?”
“待微州的奏疏抵达,说清事由,便不好再僭越了。”
“齐将军想怎么僭越啊?”关月上前笑问他,“杀了我吗?”
齐霄也笑:“说笑了。”
“京墨,你先领医官去安置。”关月稍顿,“齐将军,这边请。”
“军务紧急耽搁不得,公公勿怪。”谢旻允说,“您随我来吧。”
“小侯爷客气。”
谢旻允与他走到无人处时,忽然问:“姨母近来可好吗?”
“皇后娘娘在宫里,怎会不好?只是时常记挂您。”老太监笑眯眯道,“前些日子是侯夫人忌日,皇后娘娘夜里难安,不过太子殿下时常入宫宽慰,小侯爷不必担忧。”
“公公瞧着面生。”
“奴婢当的不是什么要紧差事,小侯爷不认得。”
谢旻允失笑:“代传陛下圣谕,这还不算要紧差事?”
“原是陛下跟前的人领这差事,可是不巧害了风寒,这才换了奴婢。”
“陛下跟前的?”谢旻允一顿,“文公公?”
“小侯爷您可真会说笑。”老太监急道,“自然不会是文公公。”
“您别急呀,我就随口一说。”谢旻允安慰他,“太子殿下的病可好些了?”
“有太医照料着。”
“那便是没见好。”
老太监看上去似是要哭了:“小侯爷您……”
“齐将军一路上好说话吗?”
老太监不说话,只轻点头。
“害了风寒。”谢旻允仿佛自言自语,“可真是巧。”
老太监笑眯眯道:“是啊,皇后娘娘也这么说。”
“劳您回京后代我向姨母问安。”谢旻允推开门,“您一路辛苦,我尚有军务,告辞。”
关月则一路与齐霄出了帅府,街上行人尚疏。
“将军这是要带在下去何处啊?”
“您可别这么叫我。”关月停步,“如今我停职,齐将军慎言。”
“要去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