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132)+番外
这是她发乎于心的想法,此时坦然说出来,语声也足够坚定,太后看着她一双水盈盈的杏眼,都不免暗自责怪自己,这般澄澈的小姑娘,自己怎么好时常拿先帝的贵妃来做比较呢?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太后叹道:“你这孩子真是个实心眼的,哀家不过是与你玩笑一回,看你这样子,倒像是要赌咒发誓了。”
“快别在意,更别拘束,老婆子我独居在这寿康宫里头,平日里巴结奉承的不少,能好好陪着哀家聊聊天的却不多。以后皇帝忙时,你便多来哀家这里坐坐,全当是陪一陪哀家了。”
顾瑾其实并不擅长与长辈相处,她从来都是旁观着顾珍对人撒娇卖乖,只可惜她嘴不够甜,也不如顾珍讨喜,就算同样的话术有模有样的学出来,顾老夫人的态度都是天差地别。
从最开始的惊慌无措,到学着费劲心思的笨拙讨好,再到心灰意冷,直至如今的厌恶,心思转变了不知几个轮回,她也终于在跌跌撞撞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爱你的人,永远都不会因为你的有意讨好而改变。
可太后虽身居高位,但比之顾老夫人和李氏他们却慈蔼了许多,对着自己时神情中也从未见半分厌恶。
这样温和的长辈形象,上一次还是在皇帝身上感受到的。
当然,如今已经是她的夫君了……
顾瑾眼睫颤动,抿了抿唇角道:“臣妾在家中并不如妹妹们讨喜,祖母也不爱叫我去侍奉陪伴……”
“但只要母后不嫌弃,臣妾便时常来陪您,到时候常在您眼前晃悠着,您别嫌臣妾烦就好。”
太后欣喜,同时又忍不住对她生出几分怜惜。
当初听了长公主的讲述,她还只是感叹了两句小姑娘成长的不容易,如今却是真情实感的多了些怜惜,更觉那永定侯府的太夫人玉石不分。分明是至亲骨血,英烈遗孤,怎么就忍心如此磋磨,险些叫明珠蒙尘。
“不嫌弃!如何会嫌弃呢?你这丫头如此乖巧,与皇帝和宜惠那两个让哀家头疼的泼皮全然不同,哀家是怎么看怎么高兴的!”
她语气心疼,拉着顾瑾的手安慰:“好孩子,过去的事情就叫它过去吧,你祖母有眼无珠,是她没福气。以后在宫中,你只管把寿康宫当家一样,有哀家护着你,就算皇帝,也别想欺负了你去!”
姜妤在边上简直没眼看,太后最开始分明是想提点昭妃娘娘几句的,怎么说着说着,就好像亲如母女了?
还连带着把皇帝和长公主嫌弃上了?
第102章 亲自去送
“姜妤,快!快去将诏书拿来。”
太后一脸笑容的将册封诏书递到了顾瑾手中“这旨意是给你的,快打开看看。”
顾瑾垂眸去看,上面的字迹她分外熟悉,内容却叫她微微吃惊:“这……”
“晋封贵妃?”
后宫里晋封位份这么容易的吗?顾瑾记得贤妃是熬了好几年,直到五皇子四岁左右的时候才被晋了贤妃的。
可如今自己进宫这才第二日,就从妃位再升一级,就连顾瑾都觉得这太快了些“母后,这怕是不合适,臣妾没什么功劳,怎好忝居高位?恐是会引人非议,其实有您和陛下护着臣妾,臣妾已经很知足了,这贵妃的位份——”
太后直接开口打断了她的话“给你的,你就接着,贵妃的位份正配你,总不能叫你低人一头去。再者说,你哪里没有功劳?照顾好皇帝便是最大的功劳。”
“这旨意是哀家下的,谁敢有异议,自叫她来与哀家当面分说!”
原本太后也是觉得太快了些,等她生个皇子或是公主,于子嗣有功时再晋升也来得及啊……但就这一早上的功夫,却又觉她很值得这贵妃的位份。
甚至,为了拉近与小姑娘的关系,太后还摇头叹息,来了招借花献佛:“哀家一直都觉得皇帝给的妃位还是低了,刚一入宫就该是贵妃的,怎好如此委屈你呢?”
全然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反对的。
顾瑾:“……”
若不是她认得皇帝的字迹,保不齐就信了。顾瑾不好戳破,只当自己全然不知情。
“一会儿哀家就叫人去玉清宫宣旨,至于册封礼,也还是由哀家来主持。”
“众妃都是逢五逢十来给哀家请安,后日就是十五了,人齐,又是个好日子,也不必再烦她们多跑一趟了,就定在那一日受封如何?”
顾瑾自然是无有不应:“臣妾听母后的。”
但她也有疑虑,犹豫再三还是道:“母后……皇后娘娘凤体未愈,臣妾至今还未曾参拜呢,两次册封都越过去,是不是太失礼了?不如先压一压,等皇后娘娘好些了,再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