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宫荣华录(146)+番外

作者:扬尘雪 阅读记录

都已经绑在一条船上了,何必要舍近求远,改弦易辙,再去站梁王呢?

皇帝神色多有嘲讽:“当初朕远在边关,晋王都已登基数日,没人觉得朕还有一争的机会。更何况,梁王在朕回京的途中设下重重埋伏,招招皆是要置朕于死地,按他们所想,朕绝无可能活着回来。”

齐国公最开始或许确实看好他,但他并不是受人掌控的性子,齐国公在乎的,也并非辅佐的君主是否贤德开明,而是更想要切实的权势利益。

他给不了的,梁王却能轻易许诺他,两方从根本上就注定了会分道扬镳。

“那……”顾瑾小心问道:“齐国公做的这些事,皇后都是知情的?”

“自然知情。”

虽然皇后事后极力辩解,说她是受梁王胁迫,所做一切并非本意,但皇帝却半字都不信。

皇帝语气平静:“皇后不仅知情,还换了朕留在王府的守卫,朕在盛京中的亲信也都一并遇难,若朕再晚两日回来……朕的子嗣,怕也会全部折在梁王手中。”

三王之乱,除了死的最早的淮王还有些德行,剩下的两个,一个荒淫,一个狠辣。

晋王登基后忙着奸淫先帝留下的太妃,梁王闯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血洗皇宫,两人的荒唐可谓是尽得先帝真传,不分伯仲。

“若不是有皇姐和驸马相护,母后也不会有幸活下来。”

“从这场纷乱开始,皇后便再算不得是朕的妻。”

回想起那段日子,皇帝心中也多有感慨。

王朝的兴盛,需要好几代明君贤臣兢兢业业的辛劳,但衰败却只需一朝,十几年的时间,百年基业便可毁灭殆尽。

先帝荒唐了太久,世家勋贵专权敛财,已经是从根上开始烂了坏了,就如同一块腐肉,如不狠心剔除,只会长成附骨之疽。

皇帝登基后,按着他的打算,不仅不会给王妃封后,甚至还会即刻清算齐国公等一干世家勋贵。

还是长公主挺着小产后未曾痊愈的身子赶来劝住了皇帝。

大晋朝风雨飘摇了太久,可说是民不聊生,西戎又在作乱,内忧外患之下,再掀起与世家的争斗,实在太过意气用事。

做一个好帝王不同于将军,不是只要杀伐果决就好,还要学会委曲求全,为局势弯腰妥协。

这是个烂摊子,只能慢慢整改,多加上半块砝码都会致使一杆秤的两端失衡,王朝覆灭。

皇后的位分,就是皇帝与世家勋贵妥协的结果。

第113章 长工还是管家?

刚为帝王的前几年,便如同在黑夜中踽踽独行。

所有人都只知当今圣上朝纲独断,杀伐果决,却忘记了早些年他是如何在朝中斡旋,不敢有半分行差踏错。

一个将军放下了刀枪,终归是被帝位磨平了棱角,少了莽撞,学会了权衡。

顾瑾安静的听他说完,不免有心疼。

皇帝这般骄傲的人,该是挺直了脊梁活着的,原来不论是什么身份,哪怕尊贵如帝王,都要学会委曲求全……

顾瑾仰头亲在他唇角:“以后,臣妾会一直陪着您的。”

虽然她没有为皇帝分忧的能力,但总能不叫他太过孤独。

皇帝看懂了小姑娘的意思,欣慰道:“好,陪着朕,朕也陪着娇娇。”

他有些情动,压着小姑娘红润的嘴唇缠磨了好一番,直到顾瑾有些喘不过气来才停下。

“朕跟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不必多敬重皇后,恒王不会有继朕皇位的可能,皇后也永远成不了太后。”

恒王才智皆属平庸,又有齐国公府做母族,任他在朝堂再活跃,可在皇帝心里,他早就被从储位之争中除名了。

“娇娇,你太乖顺了,现在放皇后出来,朕只怕你会被她欺负。”

错过了当初的契机,再想废后,就要等皇后和齐国公府自乱阵脚,犯下大错的那一日。而在此之前,保护小姑娘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寻个借口将皇后暂且软禁起来。

皇帝可谓是处处周到。

顾瑾当真觉得,自己在皇帝这里,就像个易碎的瓷瓶,皇帝小心的有些过了头。

“那陛下还能一直关着皇后不成?就算您有此意,皇后也不能一直‘称病不愈’呀。”

皇帝沉吟道:“总要等你彻底站稳脚跟才行。”

二人这个晌午半分睡意也无,再缠下去,皇帝只怕自己会温香软玉在怀,把持不住。偏偏这小姑娘今早来了月事,不能碰,只能忍着。

偏顾瑾仗着这点更加有恃无恐了起来,在她有意撩拨下,皇帝早早回了勤政殿,只余下顾瑾一个人在榻上暗中偷笑。

*

宫中的日子虽小有波澜,但比之顾瑾所想还是要平顺许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