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167)+番外
仔细想想,似乎每次皇帝都会对着自己的肚子叫皇儿,似乎早就认定了这个孩子会是个皇子一般。
但如今皇子已有五个,公主却只一个,物以稀为贵,顾瑾原以为皇帝该是会更喜欢公主来着。
皇帝一愣,过了一会儿才回道:“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朕都喜爱。”
若是个公主,他自然会视如掌上明珠,但这孩子……他还是盼望着会是个皇子。
只有是个皇子,他才能名正言顺的培养扶持,不是他轻瞧了女子,而是世道如此。
顾瑾狐疑:“当真?”
皇帝定定道:“自然当真。”
顾瑾仍旧盯着皇帝,那一双杏眼宛如清泉,分外澄澈,纵使皇帝惯来喜怒不形于色,也在她这双眼睛里无处遁形。
两人默默对视,僵持了片刻,皇帝才无奈妥协道:“好吧,朕承认,朕确实希望这孩子会是个皇子。”
顾瑾没吱声,等着皇帝给她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
皇帝也只抚着她的肩背,道:“傻姑娘,因为朕缺一个太子啊。”
“如今朕还能拖延几年,但随着年岁渐增,朝野上下有关立储之事只会愈演愈烈,如今他的到来,却是刚刚好。”
他可将小皇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等过几年皇子大些,定了性情,也正是议立太子的好机会。
可若是公主……倒不是顾瑾自此就不能生育了,而是太医说过,妇人连续生产有损自身元气,最好是产子后休养两年再有孕为宜。
皇帝听进去了太医的话,未曾打算让顾瑾接连有孕,但再拖上几年,自己如今已经三十有五,又能等上多久?只恐迟则生变。
第129章 凤冠霞帔
顾瑾是真没想到皇帝竟会想到了立储的事情上,储位乃国之根基,大晋推崇立嫡立长,再退一步也是立贤,这孩子就算当真是个皇子,品性如何也尚未可知,又不占嫡长,怎么能担得起皇帝如此期许呢?
若没那个才能,岂不是要毁了皇帝苦心治理的江山?
顾瑾分不清自己是震惊多些,还是感动多些。
“陛下就没曾想过……这个孩子就算是个皇子,或许也并非帝王之才?”
她有所顾忌,总觉得皇帝在立储的事情上太过随意了些,先不论前朝会不会同意,就说向来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太后,得知了皇帝的心思后,会不会对自己生出芥蒂?
这可不是什么情情爱爱的小事,而是切切实实干系到江山社稷的。
“朕与娇娇的皇儿,自然会是聪慧的。”皇帝对此却非常笃信:“皇儿无论随了谁,本性都不会差,就算他非天纵之才,只要朕悉心教养,做个守成之君也是够的。”
做一国之君,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天资,而是理智清醒的头脑,是遇事敢于决断,不偏听偏信,擅于纳谏。
而这些,皇帝自信,他都能言传身教的传授给这个孩子。
“如果就连朕亲自养大的皇儿都担不起这帝王冕冠,娇娇又以为,前面的五个皇子,就能长成个好君王么?”
……
一场有关储君的讨论在沉闷中结束,顾瑾觉得这样的偏爱有些沉重,但得这份偏爱的人是自己,旁人都可指责皇帝意气用事,只有她不能。
皇帝对这一胎很重视,只因太医说的满三个月,才算胎息稳固,他便真的拖到了三月期满,这才对外公布了玉清宫的喜讯。
一时间,前朝后宫尽皆震荡。
贵妃的圣宠是众人皆可见的,多年未曾临幸后宫的皇帝现如今只宿在玉清宫中,与其出双入对,有子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但这皇嗣的出现,还是改变了朝堂的格局。
原本犹豫着想要站队的大臣们消停了大半,几个皇子的势力也都有所收敛。皇帝与贵妃情意正浓,谁也不是傻子,在这个时候用储位试探皇帝,难得的,御案上不再有关于立储的奏折。
而顾瑾近来却一直算不上舒坦,她这孕吐来的突然,吃过几副药后却收效甚微,每日晨起和用膳时,都会呕恶不断。一天里,都是吃了吐,吐了吃。
短短不过半月,人就瘦了一圈。为了能好好将养,现如今更是连玉清宫都不出了。
皇帝怕她在殿内太过无聊,便传了田芝英和杜思思进宫陪她。
上一回三人相见还是在中秋那日,皇后未曾被放出来,顾瑾虽是贵妃,却也不好代替皇后主持中秋节宴,皇帝就以节省花销的名义,免了那一场大宴,只恩准宫妃们的亲眷入宫相聚。
顾瑾当时并没有告诉二人自己有孕的事情,这消息杜思思和田芝英还是跟着所有人一起知道的,见到顾瑾瘦削的面颊,都免不得有些心疼。
她们也是来的巧,赶上顾瑾又吐了一回,正低头漱口,田芝英的关切毫不遮掩,担忧道:“娘娘怎么就吐成了这样?这可比臣妇当初怀着思月的时候瘦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