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17)+番外
直到先帝崩逝,当今陛下御极,直接加封了宜惠公主为宜惠大长公主。更嫌原本的公主府规制不够,下令改建了朱雀大街上地段最好的亲王府为公主府,赐给大长公主。
这样的恩宠,在当下可谓是盛极。
因此,前朝大臣们之间私下里流传着一句话——宁得罪宗室亲王,不可冒犯宜惠大长公主。
*
顾瑾四人下了马车后,立时有公主府的婢女迎上前来,训练有素地引着她们往府里而去,穿过重重亭台楼阁,直将人送到摆宴的玉阙阁内。
四人来的并不算早,此时赴宴的人已经到了大半,李氏没急着跟其他夫人攀谈,看了一圈,先朝着母家嫂嫂那边去了。
李氏也是出自清贵门第,父亲为当朝左谏议大夫,长兄时任正三品通政司政使,若论实权,比之依靠荫封的侯府强了百倍。
娘家父兄得力,这也是李氏能在侯府扬眉吐气,就连老夫人都要避让她几分的原因。
“嫂嫂来的好早,怎么没见韵丫头呢?上回她来我这儿,正赶上元启回府,我也只顾着高兴了,倒是有些没顾上韵丫头。”
武氏瞥了她一眼,那天侯府的闹剧,小女儿回来可是一五一十的说了,这小姑子自己教不好女儿,今天倒知道要脸面了。
纵然心里不喜,但总不能在外面丢脸,神情只做平常道:“那丫头就是个皮猴儿,我可不耐烦带着她,便留在府里了,也省着不小心冲撞了贵人。”
话落,朝着李氏身后看去:“你倒是带的多,一连带了三个姑娘出来。”
“这不是都到了说亲的年纪么?我这个做人家叔母,伯母的也不能不管,总要带出来见见世面的。”李氏笑着叫了三人“见了人还不见礼?”
顾瑾并着顾瑶规规矩矩的喊了声李夫人。
出奇的是,在长辈面前惯爱撒娇的顾珍见了武氏竟难得的温顺乖巧,活像换了个人一般。
难道是为了她那李泽表哥?
那顾珍也没算蠢透,还知道讨日后婆母的喜欢……
李氏单独拉过顾珍,对着武氏道:“我家这丫头,天天就惦记着往嫂嫂那边跑。瞧瞧,这见不着的时候总记挂着,见着了反倒不知道吭声了。”
顾珍面上多了抹娇羞,但也不敢像是对着其他长辈那般凑上去跟武氏撒娇。
李氏知道自家女儿的心思。
这女儿不比大女儿有城府,性子也娇蛮了些,嫁到旁人家去她也不放心,若能跟母家亲上加亲,也算是桩不错的亲事。
只可惜武氏没这个打算。
娶妻娶贤,顾珍那样的性子,说句搅家精也不为过,自家儿子前途无量,何苦自找麻烦?
武氏对着顾珍没有多热情,转开脸看着顾瑾,笑容反而真心实意了些:“上次见你,还是四五年前,那时你也就跟韵丫头差不多大,没想到出落的这么漂亮了。”
武氏说完,还随手褪下了腕间的镯子,拉住顾瑾的手,给她带了上去。
错彩镂金的镯子戴在她纤细的腕子上,更显肌肤莹白。
武氏满意地点头:“还真是很衬你,这镯子便送你了。长者赐,不可辞,你可要莫要推拒。”
武氏这番亲近有些莫名其妙,顾瑾看了顾珍和李氏一眼,就见李氏面上的笑容很是勉强,至于顾珍……她已是色苍白,泪水盈盈。
这是借着自己回绝李氏亲上加亲的心思呢。
顾瑾心下了然,倒是落落大方的屈膝一礼道:“夫人既这样说,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谢夫人一番好意。”
武氏目光惊讶,没想到小姑子的这个侄女虽没人教导,性子却不似顾珍那般小家子气,看着像是个能抗住事儿的。
周遭的夫人们见武氏拉着顾瑾,平日关系不错的也都上前来凑凑热闹。一时间顾瑾就被人围在了中间,反倒是将李氏,顾珍,顾瑶挤在了外头。
顾瑶紧紧捏着手里的帕子,见李氏和顾珍都脸色难看,不免有些紧张:“二伯母……我们……我们要过去么?”
她是有点儿羡慕顾瑾的,被那么多贵夫人们围着,还能游刃有余的应付,神情不骄不躁,没有半分受宠若惊的样子,仿佛她就应该被众星拱月一般。
明明在府里过得不如意,这身气度与底气又是哪里养的呢?
反正自己是学不来。
第14章 这人是谁?
因为武氏的态度,李氏来赴宴的好心情算是彻底没了。
武氏的举动就像是在明晃晃地打她的脸,对自家女儿的嫌弃更是毫不掩饰,宁可捧着跟她毫不相干的顾瑾也不多看顾珍一眼!
可顾珍也是武氏看着长大的啊!亲上加亲有什么不好?
若是五皇子出息了……李家不也能跟着青云直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