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宫荣华录(267)+番外

作者:扬尘雪 阅读记录

他咬牙切齿道:“定是那孽畜又闯下了什么祸端!走,先回去,尽快打探个清楚。”

顾元启沉默下来,他想着刚刚顾瑾朝他看来时那冷淡一眼,隐约觉得顾珍的惨状,怕是与顾瑾脱不了干系。

……

顾丛頫和顾元启现在是个什么心情,顾瑾并不知道,也没兴趣理会。皇帝担心顾瑾会因云奉的事情而忧心伤怀,回宫后便吩咐了将要处理的奏疏都挪来了玉清宫。

玉清宫早前收拾出了一间书房,平日里可供顾瑾在这儿看看账本,写写字,作作画,偶尔两人难舍难分的时候,皇帝也会将政务搬到这里来处置。

用过了膳食后,二人便一齐窝在了书房内,皇帝批复着奏疏,顾瑾则是在另一张书案上翻看着内侍省近来的账本,但她却多少有些神思不属,好半晌都没翻过去一页,只盯着上面的一行字发呆。

“还在想云奉的事?”

顾瑾猛地回神,就见皇帝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自己身后,她抚着胸口,怨怪道:“您走路怎么都没个声响的。”

“是你走神走的太厉害。”皇帝直接拿走了她手中的账本,笑道:“静不下心就别看了,朕陪你去小睡一会儿?”

一大早就出了宫,晌午后才回,难免会有些疲累,小睡一会儿养养精神也好。

顾瑾是有些精神萎靡,但要她睡觉,却是睡不着的,她背靠在皇帝怀里,忍了许久的担忧还是脱口而出:“陛下,表兄他……真的会没事吗?”

虽知暗探没回,皇帝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顾瑾还是忍不住想讨一个安慰。

第175章 博弈

皇帝沉吟片刻,看着顾瑾眸底的担忧,还是不忍叫她一直提心吊胆下去,只能叹息一声,抚摸着她的鬓角道:“虽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总有八九分的把握。”

“云奉和林献,该是不会有事的。”

顾瑾仍旧看着他,并没有太多诧异之色。

皇帝反倒是有些讶然了,他手指一顿,轻捏了捏小姑娘的面颊,道:“可是猜到了些什么?”

顾瑾道:“只是回宫的路上仔细想了想,觉得有些奇怪。”

在云府的时候她只惦记着田芝英和孩子,没那个功夫细想,但等悬着的心放下后,她才琢磨过些味道来。

“不单是表兄的死讯,您最近所下的旨意,都有些奇怪。”

皇帝挑了挑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倒是想听听小姑娘是否能说出些所以然来。

“前一段儿,朝堂上还为着废后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这益州水患一起,就将此事立马给压过去了……”

“天灾本非人力可控,臣妾倒是没觉得奇怪。”

“但您分明不愿给承恩伯府留情面,也不理会恒王的求情,这安抚益州流民的差事,怎么就交到了恒王手里呢?”

差事交给了恒王,就是变相交到了恒王背后的承恩伯手中。有了差事,就会有功绩,有了功绩,就给了人一个翻身的余地。

皇帝分明是想要将曹氏置于死地的,在这关头是绝不会让他们有任何翻身的机会的,顾瑾可不信他是因为一时心软,真想给恒王一个机会,这里面必定有什么蹊跷。

“还有赈灾使的人选,表兄虽在工部历练了一年,对水利之事粗通了些,但您分明夸赞过工部那位吴侍郎的,说他在治水一事上颇具才干,按理,这赈灾使也该是选他的。”

所有人都觉得皇帝选用云奉,是冲着贵妃的颜面,给他积攒功绩的机会,顾瑾这种话听多了,也下意识的如此以为。

但如今细细想来,皇帝可从不是个徇私情的性子,尤其是在大是大非之前,不关乎大局的历练机会,皇帝或许会有所偏重,但这赈灾使涉及了益州几十万百姓的身家性命,皇帝应不会因着一己之私,如此儿戏的做了决定。

除非……是他另有所图。

“陛下派表兄去益州,真正的目的,怕不是为了赈灾吧?”

可又是为什么呢?再深的东西,就像一团迷雾一般,顾瑾就有些想不明白了,但从皇帝仍旧沉着从容的态度上多少能看出来,他如今还是大局在握的。

“臣妾倒是觉得……表兄和林将军的失踪,更像是一出金蝉脱壳?”

皇帝俯身将人抱起,在顾瑾的略微挣扎中将人抱去了寝殿,稳稳当当的放在了榻上,满含笑意道:“朕的娇娇,果真是聪慧。”

他是真没想到顾瑾猜出几分真相来,索性便如实道:“云奉确实不是真正的赈灾使。”

“朕早在他们远赴益州前就下过密旨,若云奉与林献出了事,那吴侍郎会立即接手赈灾使的差事。”

“至于云奉,此去的目的,是为暗查益州与徐州交界之处的铁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