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363)+番外
顾瑾兀自喜悦着,反复将信又看了几遍,根本没把皇帝的话听进耳朵里,自然也没心思安慰他,只敷衍的嗯了一声。
皇帝险些被气笑了。
帝王之尊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自继位以来,还从没人敢明目张胆的忽视他,偏偏他还拿顾瑾没什么办法。
眼看着顾瑾迟迟没有回神,皇帝手掌滑动,轻轻掐住了她腰间的软肉,在小姑娘的惊呼声中把信抽了出来,淡淡的眯起眼道:“有了太后的信,就不理会朕了?”
顾瑾有些心虚,但俨然还是太后更重要些“陛下恕罪,没有不理会您,我只是在想着该如何给太后娘娘回信。”
“天色也晚了,我这就回去,不打扰陛下歇息了。”
她抬手去抢被皇帝掐在手里的信笺,却被皇帝轻松躲过,人也被困在了一方案几与男人的胸膛之间。
“急什么?”皇帝理了理她耳边的青丝“太后送来的匣子不是还未曾看过?”
顾瑾眼神飘忽,虽然已经有了肌肤之亲,她也打算顺心而为,但这样贴近的两两相对,呼吸声都清晰可闻,还是叫她止不住的羞怯。
“那……那先打开瞧瞧吧。”
皇帝将木匣交到了她手里,顾瑾躲开了那灼人的目光,低头去开匣子,原是想分散些心绪,看清了里面的东西后,却又与皇帝双双愣住。
木匣里只有一物,是根累丝嵌宝的凤钗,做工精细,顾瑾也并不陌生。
这是太后妆奁里的凤钗,宫中节宴上,太后最常戴的钗。
听闻是当初加封太后时,内侍省特意督造的,不止精湛的工艺讨得太后欢心,更是身份的象征。
只有太后和皇后的品秩,才能簪得了九尾的凤钗。
没想到这凤钗竟被太后千里迢迢的送到了顾瑾的手上。
其中的意思,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皇帝愉悦的笑出了声:“看来太后已是等不及你改口,叫声母后了。”
“好姑娘,你是否也该莫负了太后的心意?”
顾瑾:“……”
*
第238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完)
自与太后传过信后,顾瑾总算是卸下了心事,人也跟着欢快了许多。
皇帝带她走遍了泉州,更是游船览尽了江南的风景,转眼间已在此处停留一月有余,这一日晚间,皇帝回府后原是想问一问顾瑾离开泉州后还想去何处,却没见到那小姑娘的身影。
晚膳已经摆好,这些日子总会等着他一道用膳,按说人已该在此处了。
皇帝叫来了守在府中的侍卫统领,问道:“姑娘现在何处?”
侍卫恭声道:“回五爷,晌午过后,泉州城的知州夫人曾来拜见,姑娘召见过后便回了院中,再不曾出来。”
皇帝蹙起了眉峰:“可是生了什么事端?”
侍卫如实回禀:“姑娘会客之时,身边只留了青玉姑娘伺候,属下不敢探听。”
“只那知州夫人离去之时,留下了两个婢女,姑娘的面色也似有不悦。”
皇帝眼皮一跳,显然是明白了什么事情,抬步便往顾瑾的院中而去。
而此时的顾瑾,倒不似他所想的那般躲在屋里暗自憋闷,皇帝甫一进院,就瞧见了那一边与婢女们笑闹,一边举着竿子粘蝉的小姑娘。
见她不似气闷,皇帝不由得松了口气,但转瞬又升腾起一股子不悦,大步上前抱起那没心没肺的丫头就进了屋。
顾瑾被人不甚温柔地扔在了外间的软榻上,乍然瞧着皇帝的冷脸不免有些奇怪,坐起了身子小心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可是谁惹恼了您?”
罪魁祸首就在眼前,偏她浑然不觉,眨动的杏眼里满是无辜。
皇帝捏了捏眉心,坐到了她身侧,语声尽量平和:“今日怎么没去前厅用膳?”
顾瑾不明所以,如实答道:“早些时候多食了几块儿枣泥酥和栗子糕,没什么胃口,就没去。”
她又凑近了些,轻轻扯了扯皇帝的衣袖,恍然道:“您是没见着我才生的气?”
“是我的错,本来是要叫人去前厅知会一声的,不曾想打蝉忘记了时辰,反倒叫陛下白等了我一场。”
皇帝:“……”
皇帝紧紧盯着小姑娘的双眸,没错漏半分,终是确认了那里面确实没有旁的情绪,不免有些挫败。
他持重惯了,叫他因这情情爱爱的事情而冒失质问,也实在是做不出来,沉默了半晌后,只道:“朕原以为你是因着午后的事情生气。”
不想最后气闷的反倒是自己。
顾瑾一怔,杏眼圆睁,终于清楚了皇帝的脾气是由何而来。
她没忍住笑出了声,又在皇帝那沉沉的注视下稍有收敛,弯唇问道:“陛下是以为我在拈酸吃醋么?或是……您是想瞧见我吃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