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宫荣华录(97)+番外

作者:扬尘雪 阅读记录

他先是拜过顾老夫人和李氏,这才坐下。

李氏急忙问道:“考的如何?可都还顺利?”

顾元启这两年来几乎是手不释卷,今日考完总算是卸下了重担,只觉一身轻松。

“应是不错,总归是尽力了,二甲该是稳妥的。”

钱氏笑道:“元启可是谦逊惯了的,没准儿到时候放榜一看,进了一甲呢!”

“不会,不会!”顾元启可没这般自傲:“须知人外有人,比我更有才识之人犹如过江之鲫,我实在是不够看,能走到今天,也不过是以勤补拙罢了。”

“尚且有几分自知之明,一甲是不敢肖想的。”

其实只要能稳稳当当的考完,这一屋子人就很知足了。

一旁的顾珍耐着性子等了许久,连忙问道:“大哥哥见到泽表哥了么?他可有说考的如何?”

李氏瞪她:“你这丫头,分不清个轻重里外!亲哥哥就在眼前,偏惦记着你表哥!”

她也是气的,为了顾珍的事,她这一段儿不知道往娘家跑了多少回,可她那嫂子武氏就是不肯松口,死活不愿意顾珍嫁去李府。

这也就算了,盛京城里显贵的人家遍地,也不是非李家不可。被人这样瞧不上,就算顾珍以后真嫁进去,武氏做婆母的,也不会给她什么好果子吃。

李氏还是疼爱她的,不忍心顾珍以后受磋磨,本打算找个时候与贤妃商量一下,看看再给小女儿物色个既能对贤妃有助益,又能对她好的人家,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偏偏顾珍被李泽迷晕了眼,闹着非李泽不嫁,活像是这世上再没男人了一般。

第75章 榜眼

“怎么就不能惦记表哥了?表哥今天也参加了殿试,我自然是要问问的。”

顾珍努着嘴,对李氏最近总拦着她去外祖家的事情很不悦,在她心里,自己和李泽的亲事是板上钉钉的,不会有什么变动。可最近只要她一提起李泽,李氏就要将她数落一顿,拐着弯的骂她不争气。

这可叫她委屈坏了。

顾元启虽知她喜欢李泽,但李氏怕打扰他读书,并没有告诉他曾找过李家议亲的事,因而他也不曾多想,只道:“泽表弟应该也是不错的,至于具体如何,三日后的传胪便见分晓了。”

*

次日,勤政殿内,皇帝一边审阅着面前的十份考卷,一边听着几位阅卷官的争论。

“朔州霍文滨的策论文理俱足,典显可录,堪为一甲。”

“论起词意严整,纯雅切实,当属江北的岑元明。”

“臣以为……”

“陛下……”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足足争论了半个多时辰,见皇帝从试卷中抬了头,这才纷纷道:“还请陛下圣裁!”

一甲的卷子是要皇帝钦点的,呈上来的十份考卷论起内容和文笔都已是翘楚,不分伯仲,但一甲的位子只有三个,谁有幸得了,其实还是要看皇帝的喜好。

皇帝本就不是犹豫不决的人,直接定夺道:“霍文滨的才学不错,文章也鞭辟入里,当得起头名。”

“岑元明的策论还差些功底,便点为探花郎罢。”

“至于榜眼……”

皇帝点了点手底下的考卷,淡声问道:“这云奉的文章、策论皆属上乘,如何会圈在了第八位?”

送来皇帝手里的十份考卷都是排了序的,如无特别合眼缘的,往往只会上下串动个一两名,不会变化特别大。

但看皇帝的意思,是想把榜眼的位置给这云奉了?

“启禀陛下,云奉的才识确是过人,只是……云氏祖上曾见罪于先帝,后虽得大赦,又案情平反,遣回原籍,得以参加科考。但若点为一甲,恐有伤先帝威仪……”

“哦?”皇帝状若恍然,似是才知道此事一般:“这云奉,可是云季同,云阁老的子孙?”

“回陛下,正是云阁老的长孙。”

云家世代清贵,族中子弟皆是向学之辈,云阁老更是当世大儒,只可惜所侍的君主并非明君,以致在朝堂上以死谏君,惹怒了先帝,最后云氏一族也被先帝胡乱编造了个错处,全族流放。

皇帝继位后,便着手为云氏的案情平反了,只是虽然恢复了身份,但曾经被抄没的家产和卸掉的官职却没办法恢复。

朝堂便是如此,退场容易,再要挤进来,便是触碰了别人的利益。皇帝虽知云氏无辜,当时也只能将他们遣返原籍,又赐下良田,供云氏族人谋生。

按理,皇帝当初为云氏平反的举动已经算是对先帝不敬了,在云奉的事情上确实该退一步,也算是维护了先帝仅存的那点儿脸面,左右一甲和二甲也没差几个名次,若真欣赏,日后多重用就是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