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后三岁福宝被团宠了(1533)+番外
就因为他们刚到京城的时候向自己求助,自己没有及时帮助他们?
可到了如今,眼瞅着叶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儿子们也都越来越有出息,叶东明已经都不想再计较这些了。
他如今更担心的是,叶家再这样发展下去,以后会不会就直接越过自己,族长的位置都要让给他们来坐一坐了。
而这次跟着柴志鸣一起过来,看到连瑞亲王都站在了叶家的地头上,这种危机感再次袭上心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还要更加强烈。
叶东明跟在柴志鸣后面给瑞亲王磕了个头,甚至都没敢说一句话,一直躲在后面没露头。
最后还是被王广平无意中发现,才被请到了前面。
瑞亲王听说叶东明是叶氏族长,这才稍稍分给他一个眼神道:“叶氏宗族人才辈出,叶族长也是功不可没啊!”
听到这话,叶东明的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
虽说瑞亲王应该只是一句客套话。
但是像他这样身份的人,一辈子能听到这么一句褒奖,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叶东明此时也顾不得想自己族长之位能不能保得住了,满脑子想的都是今年过年重新修订族谱的时候,一定要把瑞亲王夸自己的这句话给加进去才行。
叶东明还在想的时候,司农司的人已经准备开始要给稻谷脱粒了。
脱粒之后去掉杂质麸皮,就可以开始称重算亩产了。
为此王广平早就组织村里的青壮把晒谷场重新压了一遍,清理得干干净净,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外界原因干扰到给叶家的庄稼脱粒和称重。
瑞亲王一行人自然也跟着转移了过去。
看着大家在晒谷场忙得热火朝天,瑞亲王隐隐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
他低头问抱在怀里的女儿:“晴天,你觉得你二叔能当上粮王么?”
“二叔肯定没问题!”晴天斩钉截铁地说。
第726章 詹老爷子一听眼珠子都红了
趁着众人忙着脱粒的时候,詹老爷子凑过来跟瑞亲王讲起了亩产的事儿。
“从前朝开始,南方人口多起来之后,南方的亩产就逐渐超过了北方。
“根据记录,前朝时,南方一亩熟田亩产约二石,而北方只能有一石左右。
“当然,这也跟前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有关。
“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好好伺候地里的庄稼。
“直到本朝,平息了战乱,北方的粮食产量也渐渐有所提升。
“但是因为气候,依旧是不如南方的亩产更高。
“按照过去几年的记录,年景极好的时候,南方一亩熟田,最多能产粮三石,北方目前最多的就是二石三斗。
“如今就看叶家能不能破了这个纪录了。”
瑞亲王闻言问:“那按照您的估算,能有多少?”
别以为他没看见,刚才大家忙着收割的时候,詹老爷子就已经偷偷拿着几株被他拴着红绳的稻穗拿去称重了。
詹老爷子心里其实早就有了个大概的估计。
但这只是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大概估算的,跟最后实际的数据肯定是有所出入的。
他自己算算是为了心里有数,当着瑞亲王的面却不敢这么说。
詹老爷子讪笑两声道:“眼下只能说破了北方的亩产纪录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能不能稳居粮王的宝座,可就不好说了。”
瑞亲王对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显然是不满意的,但是今天就能得到结果了,所以他也没再过多追问。
此时晒谷场上只有瑞亲王府和司农司的人在忙碌,其他看热闹的人全被王府侍卫拦在外面,不许进去添乱,免得扰乱了最后的结果。
所有脱粒下来的谷粒再用簸箕簸上几遍,将杂质和不饱满的簸出去,最后倒入早就准备好的柳条筐中。
眼瞅着粮食装满了一个筐又开始倒入第二个,叶家人的心也都跟着提了起来。
一个筐大概能装一石粮食,最终有多少,很快就要见分晓了。
众人紧张间,第二个筐也被装满了。
此时连詹老爷子都顾不得说话了,直接跑进晒谷场中,指挥着司农司的几个小吏将地上掉落的一些饱满的谷粒全都捡起来,简直一颗都不肯放过。
此时的晒谷场静得骇人,只能听到簸箕簸动粮食的声音,以及将粮食倒入筐中的哗哗声。
叶二嫂紧张地一个劲儿地吞口水,双手死死抓着叶老二的胳膊。
叶老二也没感觉到疼,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最后一只筐子上。
“过半了!筐里过半了!”晴天率先叫了起来。
第三个筐中过半,基本上就差不多是二石半的产量了。
已经超过了有所记录的北方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