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后三岁福宝被团宠了(44)+番外
“虽说这样补起来肯定不如原本的布料结实,但好在这裙子是满绣的。
“最后再用绣花将其与周围连成一片,日常穿着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叶二嫂说得头头是道,能听出来她是真的懂行。
但两位嬷嬷的脸色却越发难看起来,虽然叶二嫂说起来短短几句话,但只要一想到其中的难度,就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叶老太太不懂这些,看着两位嬷嬷的脸色,忍不住低声问:“老二媳妇,你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了?”
还不等叶二嫂说话,就听胖嬷嬷问:“那你能补么?”
叶二嫂谨慎地问:“能让我拿到太阳底下仔细看看么?”
瘦嬷嬷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捧着裙子下了车,来到太阳底下让叶二嫂细看。
叶二嫂先细细看了裙子的布料,然后又研究了半天上头的刺绣,最后点点头道:“补是可以补的,但是第一,必须要找到材质一致,颜色一样的丝线;
“第二,补过的肯定不可能跟原来的一模一样。
“我只能尽力做到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背面肯定不可能像如今这般线头整齐了。”
原本听到叶二嫂的第二条,两位嬷嬷的心都凉了,听完才齐齐松了口气。
只要表面能补得看不出来,背面什么样谁还顾得了。
瘦嬷嬷当机立断道:“我带你去见夫人。”
她立刻拉着叶二嫂去见了秦夫人。
秦夫人也有些吃惊,实在没想到叶二嫂能有这样的见识和手艺。
不过她知道,两位嬷嬷肯定是问清楚了,才会把人带到自己面前。
所以她并非提出任何质疑,直接对李福道:“吩咐下去,到天津卫之后就地休整,等叶二嫂把裙子补好咱们再继续出发。”
说完她还对叶二嫂解释道:“你要补裙子,肯定不能再赶路了,得找个地方歇脚。
“而且天津卫那边买东西方便,你需要什么只管告诉李福,让他想法子去采买。
“不过你也不用有压力,反正裙子已经破损,你只需根据自己的想法放手去做便是了。”
叶二嫂没想到她会这样信任自己,激动地连声道:“秦夫人,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全力的。”
反倒是之前极力想促成此事的叶老太太觉得压力颇大,她之前可没想到补个裙子竟这么复杂。
所以当叶二嫂扶着她往队尾走,准备回去吃饭的时候,她终于还是忍不住道:“你这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多帮你大嫂带带晴天啊!”
第31章 午饭做得难吃死了!
三天后,秦家车队终于到达天津城外。
高耸入云的城墙和城门中往来如织的人流,竟比山海关还要更加壮观热闹。
尤其在进出城门的人群中,还掺杂着许多模样穿着都十分怪异的人。
红头发、黄头发、绿眼睛……简直像是从志怪小说里跑出来的山精鬼魅一般。
叶家几个小子不约而同地躲到大人身后,紧紧抓着大人的衣裳,生怕被妖怪抓走吃掉。
晴天此时也正扒着车窗,看得目不暇接。
魏衍在旁边扶着她,给她讲着天津卫的来历,顺便也让秦鹤轩和叶昌瑞跟着一起听一听。
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是河海要冲。
从前朝建城开始,便是个军事重地,起到拱卫京城的要责。
只不过一直到前朝末年,天津卫都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土城。
城内只有武将没有文官,只有兵士没有百姓。
直到本朝,天津卫先是成为了南粮北运的漕运终点。
许多人在运粮的同时,还会将南方的特产和货物带到北方,渐渐在码头周围形成了好几个自发的大型集市。
北方各地的商人嗅到了赚钱的气息,也全都跑到天津卫来买卖货物。
这样一来,各种酒楼饭馆、茶楼戏台澡堂客栈也跟着应运而生。
不过让天津卫真正成为如今这幅繁华模样的大功臣,却并不是漕运。
而是因为一百多年前,大齐开了海禁。
比起漕运,海上贸易虽然风险更大,但是利润却高得惊人。
两相叠加,使天津卫与前朝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些长相奇怪的人,也并不是什么妖怪,而是远渡重洋来到大齐的西洋人。
也难怪秦夫人说,来到天津卫之后,想买什么就都方便了。
这里几乎可以买得到大齐任何一个地方的特产,还能买到西洋货,商品的种类比京城还要齐全。
秦家的车队只等了一会儿,很快就进城了。
进城之后,叶家人就更觉得眼睛不够用了。
干净平整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商铺,街上摩肩接踵的行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