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后三岁福宝被团宠了(81)+番外
他正笑着,就见儿子王正宝从山脚下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爹,他们回来了!”
果然,很快便看到叶家几个人背着背筐往回走。
虽然都累得不轻,可大家脸上却都挂着兴奋的笑容。
看着几个人的表情,王大龙心道,该不会真弄着什么好东西了吧?
见状,有人忍不住扬声问:“弄着什么好东西了?”
“也没啥,就捞了点鱼,采了点木耳回来。”叶老大随口应着。
王大龙一听只是鱼和木耳,顿时心里一宽。
这些东西都是山里常见的,各家都或多或少弄到过,算不得什么稀罕物。
然而就在他松了口气准备继续嘲笑叶家人的时候,就见叶老大从车上搬下一个大桶,取下背筐,将里面的鱼“哗”地一下子倒了进去。
背筐里一共三十多条大鱼,倒进去之后不断地在木桶里蹦跶,发出啪啪的声响。
王大龙张开的嘴僵在那边,半天都没合拢。
这叫捞了点儿鱼?
紧接着就见叶家其他人也纷纷取下背筐,将里面的木耳都倒出来,很快就在地面堆积起一座小山。
王大龙更加不淡定了。
这叫采了点木耳?
你们关外人说话口气都这么大么?
原本想来看笑话的村民们此时也都按捺不住了。
“你们在哪儿采的木耳啊?怎么采了这么多?”
叶老大憨厚地说:“就是在山里采的,那边有几棵倒木,我们路过发现上面都是木耳。
“咱们这边山上是不是产木耳啊?
“我在关外跑山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多木耳。
“要不还得说是京城这边的水土好呢!”
叶老大说得一脸羡慕。
问话的人无语道:“我也没见过……”
又有人挤上前问:“你们以前在关外是捕鱼的么?怎么能捞到这么多鱼的?”
“山上河里有好多鲤鱼,我闺女往水里扔了点儿苞谷面饼子,鱼就都过来了,用背筐一捞就好几条呢!”
叶老大越发露出羡慕的神色,对问话的老头道:“大爷,你们这里可真是风水宝地。
“难怪都说关里人的日子比关外人过得好呢!早知道这样,我们就该早点回来。”
老头儿一下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在这儿活了大半辈子,也不知道弄山货捞鱼竟然这般容易。
王大龙更是被气得脸色涨红,趁着其他人还围着叶老大问东问西的时候,立刻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等人家来找他要脑袋么?
第56章 我家在京城可是有人的
几个村民厚着脸皮,就跟忘了自己之前刚嘲笑过叶家一般,也不顾叶老大爱理不理的态度,围着他问东问西。
叶大嫂看了那几人一眼,招呼叶老四烧火准备炖鱼。
之前在山上等叶老大烤衣服的时候,叶大嫂就在河边顺手收拾出来了几条鱼,这会儿就省事儿了。
你们不是嘲笑我家吃得不好吗?
一会儿看看谁会馋得流口水!
火很快就生起来了,叶大嫂挖了一勺荤油到锅里化开,然后把葱姜蒜和各种调料一股脑丢进锅中。
香料的味道瞬间被热油激发出来。
村民们只听到“刺啦——”一声。
一股勾人的香味就从大铁锅里飘了出来。
原本村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叶老大身上,此时眼神都不由自主地朝叶大嫂那边瞟去。
做的什么菜啊?
居然这么香?
好像是以前从来没闻到过的香味!
叶老大此时也懒得再应付他们层出不穷的问题,过去帮叶大嫂添柴烧火。
那些人如今却更加不想走了,都想等着看叶家晚饭出锅。
等到鱼炖得差不多的时候,叶大嫂掀开锅盖,开始往锅边上贴苞谷面饼子。
此时从锅里飘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香料的味道,鱼的鲜味跟各种调料融合在一起,变得更加丰富、饱满。
一直待在空地周围不肯走的人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一看锅里到底炖了什么。
但是他们心里也明白,叶家是不可能分给他们尝尝的。
与其在这里继续受煎熬,倒不如赶紧回家吃饭。
大人们准备回家,孩子们却都还馋得直流口水,徘徊着不肯走。
“看什么看,赶紧回家了。”
“走了,回家吃饭!”
大人们只能连吆喝带拉扯地把自家孩子弄回家。
见周围没有外人了,叶老二这才不解地问:“大哥,你之前不是还说要藏着点儿,怎么晚上回来反倒又故意在大家面前显摆起来了?”
叶老大道:“之前不让你们声张,是怕把村里人引到山上去。
“如今山上的木耳都被咱们采光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