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后三岁福宝被团宠了(850)+番外
叶老大和叶大嫂来到地头,便忙着干起活来。
村里偶尔也有人往地里来,但都是来送粪肥的。
看到叶家这个时候就开始翻地,大家都投过来诧异的眼光。
尤其是叶老二干活细致,牛犁过的地他还要用锄头再细细地过一遍。
稍微大一点儿的土坷垃都必须砸碎,就差把地里的土拿去过筛子了。
但是经他手收拾过的田里都格外规矩板正。
所以叶家刚翻了两天地,村里就有人过来围观了。
年轻人是过来凑热闹,但是懂行的老把式们却能看出不少门道。
“二哥,差不多了,你这地翻的,比我爹磨的玉米面还细了。”
“得了吧,你爹磨出来的那不叫玉米面,该叫小碴子才对。”
“二哥,地翻这么细能不长草么?”
叶老二直起腰擦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若这是不长草就好了,可哪儿有那么好的事儿呢!
“就这么一块地,翻得细庄稼长得好,野草自然只会长得更好。
“怎么可能只长庄稼不长草?若是有这样的好事儿,你可千万别忘了过来告诉我一声。”
“那你还费那么大劲翻什么啊?”
倒不是村里的年轻人想跟叶老二过不去,主要是叶家这两天实在是太勤快了,搞得过来看过的人回家都开始教育起自家孩子来。
“你看看人家老叶家,如今都开始翻地了。
“你再看看你,一冬天在家吃得长了一身膘,还不赶紧干点儿活消耗消耗。
不然等今年过年,咱家都不用杀猪了,有你在就够熬猪油了。”
这一幕对话,最近经常在各户人家屋里上演。
这无形中为叶老二“树敌不少”,也激起了村里许多年轻人的斗志。
“不就是种地么,谁不会啊!”
“就是,叶二哥再有本事,他也是刚回来,根本不知道关内怎么种地。”
“说得没错,再说了,咱们在村里土生土长,别的不说,种地还能比不过叶二哥?
“别的,还有什么别的?”旁边的人扭头问他。
“人家叶家兄弟四个都长得高高大大的,这个咱们比不了吧?”
“少拿身高来说事儿。”身旁立刻有人跳脚,“咋,高个子才能种地,矮个子不行么?”
“我可没说不行,这不是你问还有什么别的么?怎么还说急眼了呢?”
地里干得热火朝天,地头上也吵得热火朝天。
只有一帮老头叼着烟袋锅子,蹲在一旁看得格外闲适。
第371章 过得再好,生不出儿子也是白搭
叶老大在家帮着干了两天农活,便要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去京城了。
叶大嫂嘴上没说什么,但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
她一边帮叶老大收拾行李,一边欲言又止。
叶老大看出她的心思,笑着说:“没事儿的,别总想不好的事儿,咱们连逃荒都撑过来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与其想这些,倒不如想想,我回来的时候想让我给你们带什么东西?”
“家里什么都不缺,用不着你带什么,你平安回来就行。”
叶老大便转头去问晴天:“闺女想要什么,爹给你买回来。”
晴天连太原府在哪里都不知道,更不清楚都有什么东西了,便随口道:“爹给我们带好吃的呀!”
“好,爹到时候看看那边有什么方便带回来的特产,带回来给你们尝尝。”
收拾好行李之后,叶老二也把骡子和车都准备好了。
“地里活儿那么多,用不着你送我,我去官道上拦一辆车就直接进城了。”
“大哥,你背着这么多东西,还得走那么远,还是我赶车送你吧。
“我不把你送到京城,就把你送到官道上去呗!”
“那也行。”叶老大点点头,把行李放在车上。
家里的人全都来到门口送他。
叶老太太嘴上不说,但是看向叶老大的眼神里也满是说不出口的担忧。
“好了好了,都回去吧,我们走了。”
叶老大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太好,便催促叶老二赶紧赶着车走了。
叶老太太看着马车离开的方向,直到看不见了才慢慢地转身回家。
叶老大离开之前,叶大嫂也是满心满脸的担忧。
但是他一旦走了,叶大嫂就立刻收起了自己的忧虑,反过来开始宽慰叶老太太道:“娘,没事儿,他们一起有好多人呢!
“而且他带了弓箭,还带了手弩,足够保护自己了。”
叶大嫂这么说,其实也是在安慰自己。
她说完低头看看正在逗着啸夜玩儿的晴天,再次在心里告诉自己,肯定不会有事儿的。
叶老大走了之后,叶老三从城里木工坊请假回来帮着叶老二一起忙春耕,同时带回来一个十分让人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