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杏花微雨与时归(145)

作者:悠悠木子 阅读记录

领头是个黑面大汉,姓刘, 在家排行老大,大家伙都叫他刘大。闻听此言,黑脸也泛起了红,“我刘大是那抠门的人吗?只是你们好好想想,咱们这两个月来走了近五千里路,为的不就是将这白花花的银子送到妻儿面前吗?你们在这临幽城待的时日越久,花费越多,尤其是你”刘大指了指人群中一精瘦的汉子,“一没有婆娘看着你,就管不住那嘴,偏偏吃了喝了也不长肉,兴致来了还要去赌两把,就这么折腾回了家还能剩几个大子儿。我刘大是豁出去管你们住了,可我管不了你们胡吃海塞,胡买乱买吧,等回了京城,我再落个埋怨,岂不是冤枉?”

沈柔止在一旁听着,听出这刘大只是表面大方,十几人的住宿费用确实不是小数。他也是靠卖力气挣得的钱,能负责将这食宿之一的宿负责,已算是众多车行中大方的领头了。这沈宅修好后,父母仍在沈府住着,宅子里只有几个下人看守,不少屋子都是空的。除了正院里的上房,余下的屋子也不少,足够他们去住。于是道:“刘大说的有理,如今商贸繁盛,什么东西在京城买不到,要论什么最讨妻子欢心,还要数那实打实的银子,诸位不妨在沈宅里住上住下,也不多住,就住两日,去城里逛逛,尝尝本地美食,再给妻儿老小挑件礼物表达表达心意。如此大家也不算白来这几趟,可好?”

刘大睁大双眼,惊道:“小姐是说这大宅子借我们住?”

沈柔止噗嗤一声笑出声,“是呀,只不过这正院是我父母居所住不得,要委屈诸位在下房凑合两日了。”

刘大急道:“没事没事,有的住就行,多谢小姐,多谢多谢,这可解了我们这燃眉之急了,这宅子离街市近,去各处逛再方便不过,也不用我们跑到犄角旮旯去寻那便宜的客栈了。”

众人听到沈家小姐让他们住在这大宅子里,个个欣喜,道谢声此起彼伏。

沈柔止安排人将下房收拾出来,一行就这么住进了沈宅。

第97章 思君曲

说是游玩,其实就是在临幽城城里城外随处走走。许是思乡之情时日越久越浓厚,两日后不用催促就有人吵嚷着要回京去。

这正合沈柔止心意,此次车队前来,随车的侯府护卫仍旧化作信使,将一封信笺并一个锦盒给了她。两人书信来往较为频繁,又都不是那等会甜言蜜语的主儿,初时还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诉说情意,时日一久,情话说尽,只能将琐事付诸纸上,末了一句“盼归”、“念君”已是两人能写出的最大胆表达爱意的言辞。即便如此,沈柔止也能从他着重写下的“盼归”二字上看出他不苟言笑的俊脸上满是急切。

年前二人肌肤相贴,唇上那柔软的触感仿若他的唇刚刚离开留有余韵。沈柔止一指轻抚唇瓣,嘴角微扬,面颊嫣红。他看着面冷,实则心热的很,那粗长的舌在她樱桃小口里翻江倒海,似要将她细嫩的小舌吞入腹中。她想的出神,不知不觉另外一只柔荑摸到凉凉的锦盒,才从遐思中回过神来。她不禁有些懊恼,虽说自己不是那等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可也是清清白白的黄花大闺女,何曾有过这等“淫邪”的想法,可见少女怀春非诗人杜撰,实在是经验所得啊。沈柔止虽有怨怪,但也知此乃人之常情,要不哪有那些个缠绵悱恻的话本子供人消遣,怨怪也是怨自己没见过世面。不过片刻,面上红晕稍褪,她凝神去瞧那锦盒。锦盒四四方方,看不出不知是什么材质的木材所制,暗红的纹理如流水一般绵延不绝,又如箭头指引着来人探寻其内所为何物。

沈柔止将其打开,里边是明黄的绸缎包裹一物,明黄与暗红鲜明对比,尽显奢华。那绸缎柔若凝脂,触手丝滑,她一边心中感叹他倒是个会享受的,一边轻轻拈起一角,一下下将绸缎打开。原想着里面是他不知从何处寻来的稀罕物,因少见这才重之又重地包裹起来,却不曾想里边竟是一本话本,书封上明晃晃写着“思君曲”三个大字。刚刚下去的情思复起,须臾之间,她又胀红了脸。原以为他也算稳重之人,书信之中一本正经,只能在末尾才能窥得情意缱绻,却不知晓竟还有如此“巧思”:不用看书中所写内容,单从名字来看就能瞧出其昭然若揭的心思。想必书中所写故事必也是九转回肠,情意绵绵,若写书人文笔佳,惹得闺阁小姐思春也非不可能。

若搁平日,她能不动声色将这话本子从头到尾细细品读,说不定还能对其中男女情事品评一番。可眼下,她刚刚才红着脸想着他的唇,他的人,骤然瞧见这话本子上的“思君”二字,仿若偷会情郎被抓了现行,羞臊不已。她胡乱将话本子用绸缎盖上,又“啪”地一声合上锦盒盖子,一手抚胸,平复心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