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杏花微雨与时归(159)

作者:悠悠木子 阅读记录

兰芝见他伸过来的手,急忙起身后退半步躲开,道:“奴婢已将话带到,这就告辞回府了,小姐还在家中等奴婢回话。”她还是有些不习惯自称奴婢,不过即便不习惯,她也能做好该做的事。

启宸见兰芝明显在躲着他的样子,窘迫中又有些不甘,他没应她的话,反试探问道:“兰芝,你可知我......”

兰芝听沈柔止说过启宸看上了自己,只是她看他和街上坊里的男子们没甚不同,再加之母亲一辈子困顿难说不是因父亲这个本该撑起一家的男子,还有那些地痞流氓。她虽已没了父母,不过如今有小姐做靠山,又有银钱傍身,这辈子想来也能平平安安度过,实在没有必要去打那万分之一的赌,赌她遇到良人,有个幸福圆满的人生。

她急忙打断启宸的话:“奴婢告辞,启公子记得将师傅送到庄子。”说完,转身就朝启府外跑去。启宸再想去拦,已是晚了。他叹息一声,想他纵横商海十几年,还从未遇过如此棘手之事,心上人压根就不给他求爱的机会,这让他一腔热忱无处施展,实在憋屈的很。

这边情场失意倒没有误了正事,启宸次日就将人送到了郊外庄子里。庄子里里外外忙乱的很,庄门上的门楣处还是一片空白。好在沈柔止也在,启宸给二人引见。这师傅与启宸年纪相仿,名曰元青,身材颀长,一身深灰交领长袍非但不显得死气,配上他清俊的脸庞,不像纺织高手,倒像出尘的世外高人。只是这高人面色有些阴郁,启宸引见完,沈柔止轻轻柔柔唤了句“元公子”,而他只是轻轻颔了颔首,不曾发出一言。

启宸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知晓元青为何如此表现,可眼前沈小姐并不知晓,他唯恐柔沈止不信任他,遂解释道:“我这好友身世有些惨,性子又有些愚钝,这才有些失礼。不过他手艺高超,沈小姐可放心。时日长了,知晓沈小姐信重,就不会如此不近人情了。”说完,他悄悄碰了碰元青的胳膊,示意他稍稍给他些面子。元青这才不情不愿道:“启兄说的是,沈小姐见谅。”

沈柔止本就不在乎这些所谓的礼节,她也是随意见了个礼,也不见得多规范,听人如此说,笑意浮上双颊,“没事,没事,大家以后还要在一起做事,这些虚礼不必在意,只盼着元公子能尽心,我就感激不尽了。”

元青看着眼前这个还不满双十年华的女子的笑靥,面上的郁色仿佛都淡了几分。

第107章 经纬

元青自此就在庄子里住下,庄子里何处纺纱、何处织布、采买工具等都由元青和沈柔止商议后决定。初时,沈柔止总要多问几句,以达到心中有数。元青于工事上颇有耐心,每逢此时,他都会将其中工艺、需用心的地方一一告知,毫无保留。可沈柔止并不是要学艺,她只是记着娢姐姐告诫,生意不易做,断不能当那甩手掌柜,没想到元青初见时明明是个冷淡的性子,可遇着他擅长的、熟知的,竟比那绘声绘色、形容巨细的说书先生还要话多。沈柔止一个头两个大,只好与元青定下约定,她只与他商议例如采买织机的大事,至于那织机放在何处,如何使用等尽可由他自己决定,其中涉及的变动如每日产几匹步等事关生产的则记录在册,她每月一查。

元青过去在别家做活时只是个师傅,工艺上他无可挑剔,可从未有过如此权利。他只需每日将主家要求的活儿做完即可,除非他未按时按量交工,主家会斥责,严重时还会扣他的月钱,从不管他因何误工。眼下,这处庄子还只是个毛坯,主家也只是个不懂纺织的小姑娘,不排除她是起了躲懒的心思,但能这般信任他这个还未熟识的外人,即便有启宸作保,从她的行事风格,也足可见其果断、周全。

自此后,沈柔止每当有空,就会来庄子里督工,顺便略请教元青关于纺织的问题。

这日,庄子快要完工,沈柔止来此与元青商议为织染坊取名。两人并肩而立,各自思索,有了主意便询问对方意见。

李元恒进来时看见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一人一身桃红绣缠枝纹长裙,头上配月白镂雕杏花钗,耳上一对淡粉珍珠耳铛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身旁那名男子虽布料粗糙,深灰的长袍处处透着贫苦,但不知为何配上那副面容,不显寒酸,反倒有股贵人落难的苦楚。红与灰,娘子与郎君,李元恒头一遭生出危机之感,他有些怕。韩盛在临幽城与她常来常往他没有怕,他远去南疆与她终日不得见他没有怕,如今两人只是站在一处他竟生出惧怕之心。

沈柔止远眺山景,回眸时看见李元恒站在几丈外呆立不动,先是惊讶,后觉惊喜。他曾是当年的探花郎,文采斐然,让他为她的织染坊取名岂非小菜一碟。她转头朝元青不知说了句什么,转身就朝他跑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