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杏花微雨与时归(180)

作者:悠悠木子 阅读记录

钱氏道:“你爹他也刚四十三,要等他致仕恐怕还得至少二十多年,等到那时候娘跟爹恐怕都老的动不了了。”

沈柔止握住母亲的手,急道:“怎么可能,娘如今瞧着就跟那二十多岁的姑娘一般,二十年过去也不过才四五十岁,再说了,到时候我与哥哥亲自去将爹娘接来,用不着你们费力。”

钱氏轻抚沈柔止乌发道:“好好好,等你与侯爷成了亲,娘瞧着你们过好了日子,就回去告诉你爹,儿子女儿孝顺的很,都想着将他这个糟老头子接来京城侍奉。”

沈柔止闻言眼中蓄满了泪水,话中满是委屈:“娘,我不想你走,你在京城多待些日子。”

“娘在京城已待的够久了,你爹他一人在临幽城,也不知可按时吃饭换衣,为娘心中也是担忧的紧。你明日过后也有夫君了,想来也能懂娘的心,对吗?”钱氏以指为梳替她细细梳理长发,温柔的嗓音似汩汩溪流滋润人心。

沈柔止想起父亲,不再言语,只与母亲看着同一弯明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第121章 结发夫妻

寅时,灯火通明的沈宅忙碌起来,一宿未眠的沈柔止被人簇拥着穿衣梳妆。李元恒担心沈宅下人太少,昏礼这日忙不过来,便派了荷花并几个婢女过来帮忙。荷花许久不见三人,自是欢喜的很,一群人叽叽喳喳,一会儿说嫁衣华丽衬托的小姐人比花娇,一会儿又道钗头凤冠精致繁复愈显得小姐华贵非常,厢房中红浪翻天,喜气洋洋。

从天黑到天亮,沈柔止被人从头到脚细细装扮后,被安置在铺了满床喜被的床上。她双手交叠于膝上,看着这满屋的红,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既有身份转变带来的虚无缥缈之感,又有知晓郎君是熟识之人带来的踏实。两种感觉互相撕扯,反倒让她忘了紧张。

荷花和兰芝带着婢女们去忙,一时之间只有她与小环在房中,平日最为话多的小环看着自家小姐美若天仙的模样也安静了下来,房里房外两种天地。听着院中嘈杂的人声,沈柔止心中渐渐安定下来。

小院中已被嫁妆占满,兰芝与荷花正对着嫁妆单子一一检视,以防有所疏漏。沈毅在宅门处迎接同僚好友,沈母钱氏也在正堂招待来客,正是各有各的忙处,各有各的职责。

李元恒也早就起身,穿上婚服,头发以金冠束起,整个人显得丰神俊朗,俊俏非凡。简单用些早膳之后,李元恒带着众人去往家庙祭礼,一套繁杂的仪式过去,已是大半日,再回府带上迎亲队伍前往沈宅。

然后又经喜娘催妆、新娘哭嫁、兄长送嫁等方将沈柔止送到轿上。喜炮炸响、茶米撒顶,一声“起轿”叫的男方亲眷眉开眼笑,叫的女方家属尽是不舍。蜿蜒的迎亲队伍迤逦而去,门前鲜红炮衣满地,热闹之外尽显落寞,直叫人感叹“惆怅梧桐非旧影,不悲鸿鴈暂随阳”。

队伍来到靖安侯府,又是一阵鼓炮齐鸣。恰是夕阳西下,橘红的晚光透过喜扇照在沈柔止脸上,映的人柔似暖玉,娇靥如花。出轿小娘迎新娘出轿,跨马鞍、步红毡后,由喜娘扶至喜堂右侧,左侧则是新郎。宾客在两人身后观礼,只听得赞礼者喊道:“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两人听着赞礼者高唱,跪拜天地,父母。对拜之时,李元恒看着半掩面的沈柔止,只觉天地之间只余两人,心中满是欢喜。沈柔止看着面前郎君一身大红的喜服衬得人面如冠玉,噙着笑意的双眼让她也不自觉扬起了唇角。

新婚夫妻被送入婚房,婚房内喜娘将以红绳系于一处一分为二的卺上,倒上喜酒,递给两人。两人一人各持一半,缓缓饮毕,卺合二为一,意为夫妻二人自此一体同心,同甘共苦。

合卺礼之后,喜娘又将喜剪奉上。两人各剪一缕发,以红绳系之,放入锦盒,意为二人从此之后彼此牵绊,相扶到老。

合卺结发之礼毕,喜娘再唱几句贺词便带着众人离开。新郎李元恒还需去外院招待宾客,只好趁着房中无外人在,交代小环为沈柔止换衣拆发,又与沈柔止亲热了一番,便急匆匆离去了。

一日下来,沈柔止虽只是听人摆布,却也累的腰酸背疼。尤其是那凤冠,乃是赤金打造,足足有两三斤重,再加上其他头面,整个脑袋光是发饰就有四五斤重,这一日她要保持头正身直,容不得她偷一丝懒。此时松懈下来,只觉头重脚轻,再承受不住了。

小环扶沈柔止到妆奁前坐下,将头面一一拆下,再绾上一轻省的发髻。只是这嫁衣还拖不得,便只好将外裳脱下,却也让她轻松不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