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微雨与时归(29)
“三月廿三。”杨恕答道。
“可有从临幽城来的书信?”
“属下不知,应是没有的,往日书信都是由门房交到属下手里,再转交至公子手中。哪怕您进宫当值,书信也会及时送到属下手中,这些日子您昏迷不醒,门房没有交给过属下书信。”
“嗯。”
李元恒不再言语,杨恕猜到公子许是问的那沈小姐的书信,心中打定主意,待寻得空来,去门房处再寻寻,也有可能是门房忘记送来了。当务之急,是告诉老爷夫人醒来的消息。杨恕倒了一杯水,放到了床榻边的矮几上,又吩咐伺候的小厮看好公子,自己转身去找老爷夫人了。
******
沈柔止非那娇娇小姐,自小喜欢舞刀弄枪,爬上爬下的好处此时显现出来。只在烧了一夜,睡了长长的一觉后,次日晚间,沈柔止只剩鼻子略有塞滞,嗓音嘶哑略有灼痛外已与常人无异。
韩盛昨日在沈府喝了一大碗姜汤,身子暖过来后被沈毅劝走,约好今日来看沈柔止。下值后,韩盛去临幽城有名的点心铺中买了些姑娘家爱吃的梨花酥、桂花糕等几样糕点后急匆匆去往沈府。
沈良夫妻早在年节韩盛来家中贺年时就已对他上了心,沈钱氏更是给兄长去信一封,细细问了韩盛家世,人品如何,何故离京。前些日子,刚收到回信,信中说韩盛在京时任职负责京城治安的金吾卫,父亲韩璋在京时担任少府丞,母亲早在他年少时就已因病去世。父子俩脾性相似,心思简单,直来直往,皆为宁折不弯之人。因为人正直,韩璋得罪了大人物而被外放,韩盛不忍年事已高的父亲独自一人远离家乡,便自愿辞官跟随父亲去往临幽城。
沈钱氏早就发现韩盛看女儿的眼神与他人不同,也知他与沈毅曾约好往后多聚,谁知等了一两月,并不见他上府上来,还以为他移情别恋,不免心凉。谁知,女儿及笄礼上的意外竟炸出了大水花,他不顾春日湖水寒凉,从湖中将女儿救出,还守矩知礼。沈钱氏越想越开心,以至于韩盛提着点心来府上探病时嘴角的笑不仅没落下来,还愈发上扬。
韩盛朝沈钱氏行礼道:“姑母,小侄没有提前下帖子便贸然来访,还望恕罪。”
沈钱氏虚扶一下:“没事没事,你既叫我一声姑母便是自家人,自家人串个亲戚要什么拜帖,快进来喝杯茶。”
韩盛将点心交给婢女,一脸关心:“不知柔止妹妹如何了?”
沈钱氏见他并未绕来绕去而是直抒来意,心想果然跟兄长说的那样,倒真是个无甚心机的人,这样的人或许仕途坎坷,但若认准一个人便会死心塌地,或许真是个良配。自家女儿也是个没有城府的,若找个心眼子多的,恐会吃亏。这俩人若是能成,或许能成就一段佳话。
沈钱氏这边想的出神,韩盛却摸不着头脑,只好试探道:“姑母?”
沈钱氏眼神重新落在韩盛身上,“啊?哦,柔止今早高热便退了,现下还有些鼻塞,咽痛,没甚事了。”
韩盛忐忑:“姑母,我想去看看柔止,不知方不方便?”
沈钱氏颔首:“方便,我让春桃带你去。”说完便将身边伺候的婢子春桃喊来,领着韩盛朝沈柔止的院子去了。
沈柔止在屋里用完了晚膳,正瞧着话本里缠绵悱恻的情爱故事,便听院外有婢女道:“小环姐姐,有人来看小姐了。”小环走到院门,见是韩盛,道了声稍候,便急匆匆走至屋中,告之沈柔止来探病的人是韩盛。
因沈柔止感染风寒,今早便给了赵嬷嬷几日假,以免染病。沈柔止略一思考,就让小环将韩盛领到外间。
韩盛进屋时沈柔止已坐在主座上,韩盛看她穿着一身月白的袄裙,小脸略显苍白,担心道:“还难受么?”
沈柔止看他一脸焦急之色,心中恍然,道:“没事了,只是还有些鼻塞咽痛。师父没事吧?”
韩盛见她果然已大好,放下心来,“我没事,只是......”韩盛吞吞吐吐,少见地红了耳朵,脸颊也越发红润。
沈柔止瞧着韩盛羞赧的神色,跟那话本子上公子小姐羞羞答答,示爱之言难以宣之于口的样子一模一样,一下子慌乱起来。正想追问,忽想起与一人的一年之约,嘴唇翕动,却终是无言。
韩盛犹犹豫豫,正要再接再厉,便听院门外传来沈毅的声音:“韩兄来了,正要去找你,正好。”
韩盛只好将话咽回肚子里,朝门外看去。
第19章 夏日苦情
沈柔止这边兀自纠结,韩盛却来的愈发频繁。沈柔止不好直说让他少来,毕竟有过师徒之谊,只好以礼相待。韩盛瞧着她冷淡有礼,也不气馁,每每有空,寻些或有趣或美味的东西给她送来,与她说上几句话,喝上一盏茶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