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媳(361)
赵钰知晓谢容瑛在问什么,如今的局面在谢容瑛所说那句“不要守规矩”中扭转到对他有利的地步,自然是要一口气不歇的进行到底。
“邹大人已经去部署了,现在就看太子的动作。”赵钰说道这句的时候看向谢容瑛:“多谢少夫人的提点,本王当真是活在规矩条理中已久,总想找到一个名正言顺又万全之策的机会,就如少夫人所言,本王想的机会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唯一的机会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王爷能跳出规矩条理之外看事情,臣女当真是欣慰。”谢容瑛自然知道就算没有她的提点,赵钰也会谋反对仁德帝赶尽杀绝,她不过是把赵钰以后要做的事情提前了罢了。
“希望王爷不要忘了与臣女的约定。”谢容瑛笑了笑:“当然了,王爷是君子,定然也不会后悔,谢家从始至终想要的只是安稳。”
赵钰听了谢容瑛的这番话,会心一笑,如果不是为了谢家,想来谢容瑛也不会退而其次的利用上太子。
毕竟今日所做的事情要是稍有差池,整个谢家会被连累不说,就连最近与谢家走近以及与谢家说话的朝臣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谢容瑛今日与仁德帝所说的那些话,随便一句就是能让谢家连根拔起的地步。
更别说谢容瑛敢直接对仁德帝动手。
赵钰算是看出了谢容瑛的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也庆幸没有与谢容瑛为敌。
“今日之事,本王应该多谢于你。”赵钰知道,只要仁德帝中了圈套,太子完全就不在话下。
谢容瑛端起了水杯,朝着赵钰的方向微微举着,说:“不对,是我应该多谢王爷。”
庆幸赵钰能在这个时候想明白一些事情,魏王登基,对于谢家来说,远远比仁德帝要放心得多。
仁德帝在位这些年,除了亲自提拔的心腹外,其余的朝臣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就算谢家对仁德帝掏心掏肺,甚至为了谢家的安稳甘愿把每年收益的银子大半部分都送到国库中,也难以打消仁德帝的疑心。
既如此,谢家与其惴惴不安的伺候着仁德帝,不如置死地而后生。
谢家有谢廷在,魏王会善待谢家。
“谢我什么?”赵钰猜测到了谢容瑛的意思,但还是忍不住问一口。
谢容瑛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举起水杯:“王爷,我就以水代酒祝您心想事成。”
赵钰在听到那句心想事成的时候,眸色深了不少。
谢容瑛把杯中的温水一饮而尽,说:“王爷,告辞。”
也没有等赵钰回应,谢容瑛又道:“固珣,回府。”
第230章 风起云落
承德九年,十二月,深冬。
大雪过后是无尽的湿冷,尽管有暖阳,也不抵寒风的刺骨。
宸妃与二皇子,以及郑平西入狱后,仁德帝病重的消息也传出宫。
满朝文武关切仁德帝的安危,在申时后纷纷入宫探望,只是仁德帝被宸妃气怒气攻心,直接病卧在床了。
宸妃母子与郑平西入狱的消息朝臣们虽知晓,但还是不知道为何入狱。
枢密院之首的邹邢贞,邹大人站在最前面,带着官帽,两鬓斑白,神色微沉的盯着延和宫的大门。
想着魏王的交代,略显浑浊的眼睛更是深了一寸。
就在身后的朝臣们在议论纷纷说起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大门处走出来神色焦虑的吴太医。
众人见状,纷纷上前围了上去。
吴太医立即拱手:“各位同僚,不要急不要急。”
“吴太医,到底怎么回事啊?官家怎么样了,怎么会被宸妃气到这么严重?”其中一个大臣问道。
吴太医说道:“刘太医还在里面呢,我也是奉太子之命出来与你们说一说大致的情况。”
“官家现在怎么样了?”邹邢贞走过来,沉声问道。
众人见邹大人走过来,纷纷都还是退了半步,两朝元老,谁都要敬上三分。
“回邹大人的话,官家属实怒气攻心,加上这些年来心有淤积,这次的事情对官家打击太过大,所以就造成了现在昏迷不醒的状态。”吴大人说话间朝着周围朝臣的脸色看了一眼继续说道:“刘太医在给官家施针,至于官家什么时候醒的过来,就不清楚了。”
“到底什么事情能把官家气成这样?”又一个大臣问道。
邹大人也问:“吴太医可有从太子殿下那里听出个什么来?”
“听说了。”吴太医有些不适的看了一眼邹刑贞。
众人见吴太医的神情,都在往最坏的方面猜测。
“难道是宸妃娘娘与郑大人有那种关系,被官家知道了?”这是他们最大的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