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小 姐想让我从良(169)

作者:冬日解剖 阅读记录

姜颜林虽然不会让自己的脸出镜, 但被拍到身影是在所难免的。

大家都在拍, 没道理她一个人去要求所有人不准拍到她。

而之后姜颜林帮埃尔做了测评推广,埃尔就和她互关了账号, 还时不时艾特她表达感谢,毫不掩饰两人的熟人关系。

虽然仅仅通过这样的关系网来深挖, 也不足以对方精准锁定自己和裴挽意的私下关系, 但姜颜林知道,一定还有某些信息渠道是能够被对方获取的。

比如她出席过那么多次阿秋和裴挽意他们那群人的聚餐,而最后一次,就是小诺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裴挽意难堪的那一次。

那时候,小诺故意拿着话筒点破了姜颜林和裴挽意的暧昧关系, 引来很多人的侧目, 心照不宣般的打量,尽管并不带着恶意。

而在那之后,裴挽意就再也没提过带她去聚餐。

姜颜林无所谓裴挽意怎么想,到底是想避开那些麻烦,还是不想被知道这层关系,她都不在乎。反倒是因为不用半夜出门,而感到自在了很多。

却没想到,自己已经从那个社交圈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 还能被这么找上门来,当面跳脸。

姜颜林也不需要多花时间来推理, 就能猜到对方的身份。

——毕竟裴挽意的那两个前任,一个她已经当面见过,确定了对方是什么样的性格。

宓芸和李雨晴两个人,在姜颜林看来是相似又相反的两个类型。

要用最简单浅显的定义来区分的话,那就是,一个攻击性朝内,一个攻击性朝外。

同样是精神状态很不稳定的两个女孩,宓芸最极端的行为不过是伤害她自己,以为这样就能验证裴挽意是否爱她,是否会因此怜惜她,甚至回到她身边。

这种攻击性,就是完全朝内的,只伤害了自己,和间接伤害了那些真正爱她在乎她的人。

但李雨晴的攻击性是极端且朝外的。

她一旦失控,就会无差别攻击所有的人,在裴挽意的那个圈子里,她几乎把所有和裴挽意关系好点的人都给攻击了一遍。

小诺尤其受牵连,因为她是那一起导火索事件的当事人之一。

姜颜林从心理疾病的角度去理性看待的话,会初步判断,宓芸是“抑郁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前者占主导,后者则符合她崩溃时会做出自杀行为的应激症状。

而李雨晴则更复杂一些,最起码有四种严重的障碍倾向——“偏执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间歇性爆发性障碍”,以及最无药可救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韩叙也很符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几个症状。

但他的症状比较轻,姜颜林没有从他身上观察出很严重的报复心理,只在他那一次玩笑般说出“不想活了的那一天就要上街随机枪杀几个人垫背”的话时,确定了他有“内心漠视社会规则”、“道德感薄弱”,以及“冷漠缺乏同理心”等征兆。

而反观李雨晴,已经到了不需要面对面观察,光是从她做出的那些行为,和说出来的这些话,就能感受到她的病情很严重的地步。

她的情绪时常处于极端的波动,容易失控。又把自己的人际关系极端化,伴有强烈的“被抛弃感”,所以一丁点的刺激都会让她产生巨大的应激反应。

最直接的,就是她有难以控制的愤怒和暴力倾向。

姜颜林实在是很佩服裴挽意。

光她一个人的身边,就能聚齐这么多病得不轻的人——这绝非贬义,而是客观事实。

姜颜林甚至想到了小诺。

那个每日酗酒来麻痹自己,强迫自己遗忘痛苦的北方姑娘,平时是很开朗直爽的性格,却在心里藏了这么多的痛苦,最后爆发出来,也对她自身和周围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小诺是很显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她无力消解和楚明的那段关系带来的惨烈结局,连带着,对身为“共犯”的裴挽意也产生了复杂又强烈的情绪,不是单纯的恨,也不是单纯的报复。

就只是在她得不到解脱之下,本能的一种宣泄罢了。

姜颜林一直都将这些人和事看在眼里,没有置评过只言片语。

但这并不代表她不清楚,这些疯狂而歇斯底里的漩涡中心,都站着同一个人。

姜颜林收回视线,打开聊天软件,看了眼某个对话框。

昨晚回家前发出去的消息,到现在也没有被回复。

无声无息的对话框,看起来就好像一种明确的态度。

但姜颜林笑了笑,放下手机,没有去管对面的那点“小心思”。

她抛下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继续埋头工作。

和裴挽意的“室友”关系,由心照不宣的默契开始。

姜颜林没有抗拒她的主动进攻,无论是鸠占鹊巢般的行径,还是那些侵入生活方方面面的试探。

但她们也清楚,这段关系是因性开始的,而非风花雪月。

所以默契地不去干涉对方的私事,姜颜林不会问她什么时候走,下一次又什么时候来。

而裴挽意,也很少告诉她自己要去哪里,要见什么人,不来的时候又是因为什么。

这种“纯粹”的关系让姜颜林很轻松,因为不需要让渡自己的私人领域和自由意志,也不需要背负任何沉重的负担与枷锁。

——你来去皆自由。

——而我同样如此。

但时间长了,姜颜林也并非没有察觉,她和裴挽意的相处有些过于的“相安无事”。

就像是能这么往下厮混个很长的时间那样。

上一篇: 我撩恶毒女配的那些年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