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小 姐想让我从良(305)

作者:冬日解剖 阅读记录

朋友立马打着哈哈,“别这样嘛,我就是想试探一下她还对你有没有那个意思而已。”

姜颜林对这个话题没什么交流的欲望。

和沈清予的事情早在年初就有了结论, 那之后,两人都心照不宣地回到了朋友关系, 这么久以来都互不打扰。

姜颜林觉得沈清予这一次请自己吃饭,的确是尽地主之谊的成分更大,虽然就客观事实来说,沈清予这个人无利不起早,又是大老板,应当是没这个空闲随时请客吃饭的。

但姜颜林知道,自己对她来说也是个很有价值的人脉,该维护的时候还是会维护。

对面的朋友聊到一半,还觉得有些可惜,说:“沈老板这么多年洁身自好,就追过你一个,你俩竟然没成,到底是你眼光太高还是没缘分啊,她长得好看又有钱,你哪点看不上呢?”

她倒不是来质问什么,而是真的好奇。

姜颜林总不能直接告诉她——因为同时夹在两个喜欢自己的朋友中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哪边都不得罪。

这种话说出来就太引人遐想了,姜颜林可不喜欢成为别人谈论的八卦话题的主角。

好在沈清予和另一个人都不是喜欢分享私事的人,反而很有距离感,玩得再好的关系也很难从她们身上挖掘什么隐私,所以到现在为止都没什么人知道这些内情。

只是最初刚认识沈清予的时候,她的确很主动,往常不会随便给人发消息的人,连着一两个月频繁参与一切和姜颜林有关的社交,几乎是姜颜林在哪,她就在哪,时间久了自然会有人看出来。

那段时间正巧也是姜颜林难得的空闲时间,手里没有要赶的项目,只有一些比较重复枯燥的工作,可以边和朋友们看电影聊天,边完成工作。

于是等她意识到的时候,沈清予已经和另外一个朋友每天和她呆在一起,不是在亲友群的频道,就是私下打语音聊天。

姜颜林不否认自己其实也没有拒绝这些试探性的拉近距离,反正她从来不主动,别人怎么想她也管不着。

直到她发现沈清予的观念相对来说比较传统,想要一段稳定发展且捆绑现实的交往关系,且不止一次反过来试探她的想法,姜颜林就收起了那点玩心,开始保持距离。

那是沈清予在新开的分公司考察的一段时间,两人的物理距离太近,对姜颜林来说一直是“Red Flag”的象征,以至于沈清予多次说要单独请她吃饭,姜颜林都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

这是一个主动性很明确,心思很缜密,能力和智商情商都很卓越,但功利性也很一目了然的女人,且非常强势。

姜颜林越是和她打太极,她就越要装看不懂,抓住那一点并不明确的暧昧距离一步步试探,还始终借着“朋友”关系的名号。

而且她实在太聪明,懂得利用一切现有的资源制造优势。

当姜颜林和她几次在聚会上遇见,最后都莫名其妙变成了两人独处时,这位在朋友们面前始终保持着距离,以疏离形象示人的沈老板,就在姜颜林的面前露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

——她把自己主动送到了姜颜林的手边。

平心而论,沈清予的确是个很有魅力又难得一见的大美人。

当她脱下一层层高高在上的面具,和身上的外套与衬衫时,是个正常人都难以拒绝。

尤其是在酒精的蛊惑之下,哪怕清醒如姜颜林,也被迷惑了那么一个晚上的时间。

但姜颜林始终不会忘记,沈清予不是个吃了就可以当作无事发生,还能脱身离开的对象。

她主动脱下的衣衫,都会在假以时日之后,变成捆住姜颜林双手的镣铐。

所以姜颜林在最后关头推开了她。

这种说法和想法,无限接近于渣男行径。

毕竟酒也喝了,衣服也看着人家脱了,还上手摸遍了全身,就差那最后一步罢了。

沈老板本人,对此也觉得可惜。

她颇为认真地告诉姜颜林,有些时候人不需要想太多,容易瞻 前顾后。

姜颜林却知道这是她在金融界锻炼出的谈判技巧,精明如沈清予,最会拿捏别人的心理防线。

所以她也认真地告诉沈清予:“如果你只想在私下和我保持这种关系,可以。”

但名义上的任何关系,都是姜颜林给不了的。

谈判就这么干净利落地以失败告终。

那之后,沈清予就提前结束了在分公司的忙碌,她还有一个有钱人都会有的复杂大家庭要经营应对,时常分身乏术,也只有在姜颜林的面前,才会偶尔倾诉几句自己的疲惫与妥协。

姜颜林向来不介意做朋友的垃圾桶,却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很多她的家庭环境,光是一听到都头皮发麻的程度。

所以她也曾委婉地告诉过沈清予,她不喜欢接触麻烦的人际关系,这是自己追求的生活状态,不会为任何人妥协。

姜颜林始终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这一点在大部分时候都不受影响。

那之后,沈清予倒也没计较过这点纠葛,还是把姜颜林当作朋友,只是心照不宣地收回了那些过界的行为举止。

再渐渐的,回归忙碌人生的两个人也就没了什么联系。

这一段连笔墨都费不了多少的故事,姜颜林其实并不介意对裴挽意全盘托出。

但她知道,裴挽意在意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人,这件事。

裴挽意真正在意的,是姜颜林无法辩解,也没资格辩解的,横在她心里的一根刺。

在做过那种事情之后,姜颜林很清楚自己在裴挽意这里的信用额度已经是负数。

上一篇: 我撩恶毒女配的那些年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