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与罪gl(41)+番外
续着,“之前可是说好了要请你再次喝杯咖啡的。”无所谓的态度。
此时,已是跨年的最后一天。
第30章 旧友
市中心咖啡店的玻璃墙外人影匆忙,是日落后的蓝调时刻。
年假,节庆。使得傍晚店内的顾客依然稠密,想着…夏季应该也不敢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对我“做”些什么。
总不可能把我就此塞进行李箱里。
至少目击者够多了。能给我安全的感受。
我与她紧靠坐在吧台,门页的开合使得不断灌进冷空气。
她穿着风衣,标志是惹眼的Burberry。
“我有个旧友。”是她先引的话匣子头。
“你知道的,人其实是不可能描述出自己认知外的东西。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所以,写作,写的其实是自己和身边人的一些碎片,毕竟我最能‘理解’她们,‘看到’她们,‘审视’她们,继而又夸张……嗯……可以说是衍生……了一些东西。”夏季悠悠道。
我知道,她在回答我的问题。
她的意思莫过于:写作嘛,主观和客观意识上,多多少少都会受侵占的。
我不回答,听着她讲,“以往,每年的最后一天,我都是与她度过的。”
“我们会有着极其短暂的相聚,然后诉说这一整年都在做什么。”夏季。
我怎么感觉她不是在说谎。
“但今年,与你,也不错的。”她抿着咖啡继续讲。
我知道,夏季开始想念。或是思念以往,或是在思念那个人。差别,只是有无人陪伴和有无那个人罢了。
“你知道么…她告诉我,杀人…比起力量,其实更需要的是一种胆量…”她语气低沉,这其中是否有一种虔诚?
她在推开她自己,哪怕我并没有发问。一切都像“暗示”在回答另一种“暗示”。我思忖着,荷包中握着录音笔的手发颤。按照她的逻辑,我返想着……
…………!
对了,她的书作中,唯一有写过友谊的,是一本…《刺槐》。
《刺槐》,是她热度最高的几本著作之一。
但刺槐这个角色,怎么说,作者夏季好像对这名人物有种特别的钟情。因为夏季会细腻地描写到其在暗处杀人时却被风扬起的发丝,还有血液误溅在白皙皮肤上的苍凉与美感,还有望向自己时的眼神,甚至是击杀时手臂抬起的高度,等等…那入微的程度,是任何一名其余角色所不曾具有的。
原作中,她描述过:
【…那是位集杀戮与怜悯之反差于一身的女人……糅合得恰到好处……】
【我那…温柔、内心纯洁,却永远无法正确感知到爱的女孩。】
【……是种极具忧郁又悲悯的眼眸。你可以感知到她的身上确实发生过一定的痛苦…可能惨绝人寰…】
【…她活得特别难受,我痛不欲生……】
你是可以感觉到“爱”的,夏季“爱”这个角色……
所以绝大篇幅令我印象深刻。
文章是以第一视角进行叙事的,却以此为观测者角度用了绝大笔墨地塑造了这位以书名来命名的角色——刺槐。
刺槐,本意是种花开为白色的植物。
在《刺槐》的前期章节中……
高中的暑假时期,第一视角的主人公将同为同班同学的刺槐邀请至家中,刺槐却巧然目睹………
【门开掩着,我知道是她来了,那窸窸窣窣的动静和她一直不换的蓝色校服上衣,正在门外的晦暗下晃着。
她看到了吧!看到了吧!
此时,那老头双手擒住我,他没想到我有那么大反抗的力气。
我像是被什么激起了狂妄,一整个昂扬尖声:“救命啊——!!救命啊——!!”像是抵尽了胸腔全部的力,锐耳嘹亮。
他在强.奸!他要强.奸我!!
刺槐你看到了吧!
我下个月就满十八周岁了啊!!!!
还不动手吗?!!
继父的动作骤然变大,光溜溜的肌肤让他几番逮不住我,改为拳头朝我打下来。
我的视角开始忽闪忽白。
一瞬间思绪纷杂又抗衡,很多考虑性在此演绎出,当我做了最坏的打算时,我看见一把明晃晃的尖刀从那老头的背后出现。
我一把推搡了他去接那尖口朝下的水果刀,毫不犹豫地再在他的胸腔上进行扎刺。
——一次。
(他很意外却来不及躲闪)
——两次。
从没切过肉的我意识到原来人的胸膛是那么结实,不似想象中那样一捅就破的。
但是我真的好兴奋……好兴奋……就像预演了多次却终于实现了那样,扎个没完没了。
谁叫你偷窥我洗澡的!
死老头子。死老头子。
我好开心啊。
全然无视了刺槐在一旁。】
要得知,人是会自欺欺人甚至是美化自己的,也就是用一面之词为自己说话。所以,作者夏季很是利用了这点,她以第一视角叙事却未明确写出,这看似正当防卫的行为,其实是视角主人公和刺槐的一次联合谋杀。
所谓的继父,是她自己引诱的。文中前段部分有所暗示,视角主人公每次洗澡都虚掩着门,所以才会有情节——她妈妈顺手帮她把浴室的门闭好(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伏笔)。其实足以说明了是视角主人公故意打开门洗澡的。
而后,视角主人公为了感激刺槐,送予了刺槐一把长锐的匕首。
【圣天使之刃】
——【昔拉】
为何是“圣天使”昔拉,昔拉不是恶魔的形态吗?
那是因为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