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科举辅导师!(165)+番外

宋问耸耸肩,跟着走进屋。

翌日,小师妹就背起包袱回去了。

她来时东西不多,回去的时候倒是不少。小五小六给她塞了满满两个包袱,包括干粮。泱风推托不过,只能带上。

林唯衍送她一路出了长安城,才反向回来。然后乖乖在家等着。

宋问放堂回来,他就跟在后面问道:“高裶那人,是不是要出事了?所以你想支走她?”

宋问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

林唯衍道:“我觉得,你让她自己知道比较好。知道了才有选择的机会。不然等以后,她一辈子都会不安的。”

宋问仰着头叹道:“如果,这是一个人死前最后的愿望,而他又已经做好了觉悟。那我又怎么忍心说出口呢?”

“何况。”宋问道,“这件事情根本没得选择。”

泱风一路打马直出长安。只想离开越开越远越好,带着一丝狼狈的意味。

天快黑了,路过客栈,才停下休息一晚。

是夜大雨,于是空了一日才启程。

又走了十几里路,途径一个小镇。她勒着缰绳放缓了速度。

还未踱完一条长街,终于忍耐不住。调转马头重返长安。

一路快马加鞭疾驰回城,胸口所有迷惘仿佛迎风而解。

是的,她是个轻剑快马,畅意天涯的侠客。从来只做想做的人,想做的事。为何要把疑问抛给宋问,为何要将去留听任高裶?

等她冲进长安,已经是五日以后。

去了侍郎府,侍郎府已然被查封。所有的预测印证成真,泱风心乱慌乱,看所有的东西都是天旋地转般,骑在马上,静不下心。

泱风随意拦了个人,问道:“住在此处的高侍郎呢?”

路人给她之道:“正要押送去大理寺呢。就在前街,姑娘要去看吗?”

泱风迅速追去。

也是巧合。大理寺偏偏选了这一天,这个时辰来押送犯人。

泱风很快便看见了人流,舍了马,抬脚追去。

挤入人群,看见囚车的身影。施展轻功飞到大道中间,拔剑拦住大理寺的去路。

她一抬头,越过众人,看向高裶。

上一次,泱风也是这样囚车前面。可高裶骑着马,低头俯视着她。

这一次,高裶坐在囚车里。他还是低头,默默俯视着她。

只是时移世易,竟只发生在这数日之间。

高裶一如既往的毫无波澜,仿佛猜到她会来一样,

那前排的金吾卫对她实在印象深刻,脱口而出道:“怎么又是你?”

大理寺卿策马过来,厉声喝道:“来着何人,所为何事?知道拦截囚车,该当何罪?”

泱风抬手,指向高裶。大理寺卿跟着望过去。

高裶道:“关卿,能否让我与她,说两句话。”

大理寺卿迟疑片刻,微微颔首,然后挥开众金吾卫。

泱风走上前,踏上囚车,深深吸了口气。

高裶问:“你怎么又回来了?”

泱风看着他的眼睛,一瞬间自己也有些湿润。

高裶道:“别哭了。这是街上。”

是的,这才是他。他还是这个样子的。

无论是身穿华服还是旧袍。无论是高居庙宇还是身陷囹圄。

泱风因为奔跑,呼吸略微急促,颤抖说道:“我不是一个聪明人,你们说的话,我都会信。可是我,也相信我自己。我知道的高裶,不是这样子的人。我认识的赵昱,不是这样的人。”

泱风字字用力道:“他是一个遭逢大难,也不忘记和逊待人。他是一个喜欢念书,意志坚定的人。就算是心有不快,也从不会将责任推给他人。我认识的赵昱,是一个认真到,天底下没人会讨厌他的人。”

高裶闭上眼。

泱风:“我不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我已经分不清了。可是,我相信师父说的。犹豫或迷惘,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高裶抬手一招:“你靠近来。”

泱风凑过去他嘴边。

高裶道:“我侍郎府,前厅树下,埋着一个铁盒。你要是真想救我,就把那盒子挖出来,拿去给宋问。”

泱风不信。

“去吧。我不会骗你。真的有。”高裶说,“从这里往返侍郎府,我还没到大理寺。你骑马了吗?”

泱风回头一看,吗被她停在不远处。便点点头。

高裶说:“那很好。你去吧。”

泱风一阵迟疑:“不。”

“听我的,最后一次。还是,你要故意死在我的面前?”高裶说,“你要让多少人,给我陪葬?”

泱风盯着他的眼睛,她知道自己,永远敌不过高裶。

泱风跳下囚车,朝众人抱拳。然后转身去找自己的马。

高裶目送着她的身影隐入人群,回过头道:“走吧。”

泱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去的侍郎府,又是怎么在树下挖出的铁盒。

她没想到竟然真的挖出一个盒子。

心下闪过一个希望,即使那希望很渺茫。

抬手擦了把脸,又带着东西,火速去找宋问。

宋问的确在家,因为学生们都去大理寺等高裶了,而她不想去。

泱风从门口进来,半跌下马,将东西塞到宋问手里。

宋问懵道:“这什么?你怎么回来了?”

泱风喉间一滚:“高侍郎让我给你的。”

宋问打开,扫了一眼,又合上,闻道:“你……看过里面的东西了吗?”

泱风摇头。

“这不是给我的,这是给你的。”宋问递给她。

泱风愣神。手指微颤,打开盒盖,发现里面是一根木簪。

一根很普通很普通的木簪,但是看着年月已久,顶上刻着一个已经看不大出来的字。

下面压着一张纸条,那纸条倒是新的。

铺开一看,上面写着:“此生有愧,愿君安好。”

“高裶……赵昱……”泱风再忍不住泣道,“……他真不是个东西。”

她要记他一辈子的,可他要死了。

第122章 重回钱塘

高裶进了大理寺之后, 就没了消息。

宋问原本以为泱风会接受不了, 不成想她倒是挺听话。

事已至此,已经什么都不需要了。

在这里休息一晚, 次日带上东西,重新提起包袱,准备离开。

泱风道:“这一次, 我是真的要走了。”

林唯衍:“保重。”

泱风点点头, 说笑道:“马上, 您就是掌门师兄了。”

林唯衍满意道:“甚好甚好。”

宋问:“……”

第一次见到靠别人来提升自己辈分的人。

泱风:“宋先生。再会。”

宋问:“注意安全。”

泱风朝他们再次颔首,然后转身出去。

“我想我再活个二十年, 都做不到像高侍郎一样, 心如止水。”宋问打开折扇,凑着寒风轻摇, 说:“因为我想活下去,没有什么理由能折断我这个信念。”

人可以不畏死, 但是永远要贪生。

林唯衍道:“我也想你活下去。没有理由能折断。”

宋问拍拍他脑袋:“弟。”

夕阳拉出长影,横铺在青色的石子路上。瘦马随西风而去。

有的人永远不会回头张望。

可有的人也许走一辈子,只是为了回到原地。

泱风走后不久, 长安开始下雪。

钱塘那边很少看见雪, 几乎好几年才会下一层薄薄的雨夹雪。

只是雪下完后,天气阴寒, 地面结冰,宋问更不想去上课了。

大梁冬至祭天将至,书院开始着手准备放假。

宋问准备趁此回家看看, 也可以挡挡这京城的是非。便提前去向自己的学生们辞别,顺便敲打敲打他们。

“一定要好好念书!不要因为我不在,就因此而懈怠。你们和我可不一样,明年还有科考,自己要有点自觉。”宋问有节奏的拍着桌子,叉腰大笑道:“我喝酒吃肉外出游玩的时候,都不会忘记你们的。就算每日不用再早起,不用赶着上课,不用再听着你们念书,也是不会忘记的。另外,钱塘有座寺很灵,我会绕路去帮你们求几支灵签,尽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