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每天上学放学的,我都看着呢。晚上我带宿舍睡的,也没让她一个人回家睡。”朱芳道。
见朱芳安排的这么妥当,许南南打心眼里觉得感激。人家拿她当好朋友呢,她以后也要尽力帮帮朱芳这边。
不过这姑娘过的似乎比自己还舒坦,她那后爹后妈的又不敢找她,朱主任那边可不是吃素的。
知道许南南有了成算,朱芳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
回到县城之后,朱芳就拖着粮食回了矿上,许南南则继续出差。
出差当然是真的,这事情解决之前,她得让矿上看到她的贡献,让大伙都知道,人家在算计她的房子之前,她还在外面风餐露宿的给大伙找粮食呢。
不过出差之前,还得办件事情。
许南南提了点东西,又去了于家这边。
自从许南南搬家之后,偶尔晚上下班回来,也会给于家两老送点吃的,有时候是点时令水果和蔬菜,有时候是点精细粮。
两老是孤寡老人,却也是双职工,手里有钱,不差东西。可许南南这时不时的上门送点东西,这是孝敬老人的,是心意,让两人都觉得很舒心。厂里给退休职工发的咸蛋点心啥的,他们也往许南南这边送。
两边走动的像亲戚一样。
见到许南南来了,于东来惊讶道,“这时候怎么来了?”到底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知道这情况不对。
许南南有些颓然道,“于爷爷,我这次可能要您帮个忙了。”
“什么事儿你说,咱不讲究这些,在县城我还有点儿关系。”
于东来以为许南南这是遇着难办都是回去,要走关系了。他在县城这么多年,也结识不少人,他儿子的战友,还在县武装部呢。
“不用走关心,于爷爷,就是那房子的事儿有些波折,到时候需要你们表个态。”
许南南将这次闹腾的事情和于东来
于东来听她这法子,还特愕然的。
这样一来,那许家那边还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你可想要了,照着你这么说的,他们那房子收回去了,立马就有人给收回去了,以后再想分房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许南南无奈道,“我也不想做太绝,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让他们这样哪样的闹。这几年我和小满每次回老家那边,都要闹腾一番。原本还想着在外面住了,以后终于过清净日子了,可现在看来,她们还是看不得我这边好。为了我和小满以后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总要给他们一次狠得,以后才能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于东来叹了口气。
他自己也是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们能孝顺,小时候也经常管的儿子很严厉,等儿子没了之后,他才知道,为人父母的,对孩子也不能太过主观,要用心待孩子。
而南南这父母,显然已经不是用不用心了,而是对孩子没心,更是带着坏心。
父不慈子不孝,这也是古来定理。
“行,你只管办你的事情去,到时候我就按着你说的办。”
有于东来答应了这事情,许南南这事情也就成了一半了,准备再去外面避几天,到时候再带点粮食回来。后面就好办了。
等许南南一走,于东来和于奶奶道,“看着这孩子过日子也挺不容易的,以后那盯着房子的人多着呢。”
于东来突然觉得,这房子给了孩子们,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没准害了人家两个孩子呢。
“要不……等过阵子,咱找个合适的机会,搬过去一起住?到时候,也没人能说啥了。”于东来问道,见于奶奶有些犹豫,又道,“咱自己有退休金,厂里也时常会发点福利,我身体也好,不拖累人,还能补贴一下她们姐两,咱不是包袱。”
于奶奶道,“我明白,可我就舍不得这地儿,这里都是儿子的影子,我总能想起以前的事儿。”
“咱想再多也是虚的,还不如给儿子留个后。以后咱不在了,还有人帮着咱惦记。”
于东来是个实在人,当初就有这想法了。这些年也有人有意思将孩子过继到他们家。可他们看不上。要不就是太淘了,要么就是人家家里的大人有所图。
就算是过继,那也得给儿子选聪明伶俐的,又品行好的。
第57章
许南南离开了于家之后, 又直接坐车去了省城安南市。
本来还想着交差完事之后, 就安安生生的过自己的小日子,结果李静来这么一出, 现在倒是不能就这么回去了。要不然到时候就算是解决了李静这事情, 也要矿上那些人对她有意见。
许南南虽然不怕别人怎么样, 但是如果是因为李静的原因而导致了自己在矿上变的艰难了,她觉得不甘心。
李静这样的人, 还没资格去改变她的生活。
所以许南南的想法是,要让人家看出她对矿上的奉献,决心。看看, 别人在算计她的时候, 她还在外面找粮食呢。
在安南市修整了两天, 她就跑了一趟百货商场,用南江县铁矿的名义,赊欠了一批工业用品。
毕竟她之前就送了两千斤粮食回去了,那是她这次带出来的工业票和现金的总数了。按道理手里是没有资本再采购了。所以这次不能用淘宝店里面的东西换。不过这也是采购科常用的法子。出门在外, 总不能面面俱到, 总有不是那么特殊的时候。没钱付款的时候,就用南江县铁矿的名义赊账。
有工作证,还有矿上开的出差证明,百货公司倒是也没为难。毕竟南江铁矿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每次都有人按时付款的。对于这种大型的单位,还是有些优待的。
带着从百货公司赊欠的工业品,许南南又去了安南市下面的乡镇,按着许家村的模式给换了粮食。
淘换的也就一千多斤, 许南南自己又添了几百斤,凑了两千来斤。
请了乡里的马车和牛车,给拖到了镇上,许南南就给铁矿发电报了。
好家伙,又买粮食回来了。后勤科的赶紧的又派车去了。
李静一直在等着矿上的消息,可矿上的领导都不给准话。
开会的时候,倒一些干部催着矿委领导这边做决定,先让许建生他们搬家,搬到许南南那房子里面住着。反正都是一家人,后面的事情也好商量。
朱丽萍直接拍桌子,“咱这矿上还是工人的大家庭吗?许南南同志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
其他人面面相觑,不是出差了吗?
朱丽萍道,“都知道吧,人家现在给咱矿上找粮食去了。工人正在为矿上的口粮东奔西跑的时候,你们就惦记着拆人家的台子呢。甭管人家和家里的爹妈啥关系,这房子之前没让许建生两口子去住,肯定是有原因的,再咋样,也要先征求许南南同志的意见吧。总不能这几天都等不了了。”
“我觉得朱主任说的对,不能让工人寒心。总要尊重许南南同志的决定。”说话的是向来内敛的李成文。
大伙都有些诧异这位平时不大发言的副矿长怎么为了这点事开口了。
李成文神色淡淡,谁也没看出什么。
倒是高矿长看了他一眼。上次许南南来之前,食堂那边为了一个临时工的职位争的头破血流的时候,当时李成文似乎也是不经意的提起了许建生的家事,然后就让许南南来矿上了。
现在看来,也不是偶然啊。
“这事情以后再说吧,”高矿长道,然后翻着最近粮食收购情况表,“咱们来看看最近的粮食情况。现在最艰难的还是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自然只是暂时的,国家总会将粮食给弄矿上这边来的。可是这也需要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总要想办法克服。
提到粮食问题,其他人就没好再开口要房子的事情了。
一个小两间,还真算不上什么。
李静在家里一直等着消息,愣是得不到矿上这边的回复。吃了午饭,她又立马去矿上这边催问,就担心这事情在许南南回来之前没办成。到时候又起了什么幺蛾子。这个大闺女还真有些邪门,每次碰到她,都没啥好事。